一、学校简介
河西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设立的张掖师范学院,1962年院系调整时改办为张掖师范,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张掖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9月,将张掖农校、张掖地区职业中专并入张掖师专,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河西学院。学校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是甘肃西部和千里河西走廊唯一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担负着为河西乃至全省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学校校园占地1002亩,实验农场占地1700多亩;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仪器设备总值5380多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77万册。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11个研究所(中心);有35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农学、工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2449人。学校已先后建成种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精品课程13门。已先后建成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河西历史与文化省级重点学科,甘肃省微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西史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河西生态与绿洲农业研究院,理工实验实训中心,化学基础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学校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农牧厅确立为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甘肃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845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教授59人(其中校聘教授4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0.3%;副高职称教师16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5人(其中博士24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7.2%,外聘教师103人,外籍专家10人。30余人先后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1人被评为甘肃省教学名师,12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获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7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2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
近年来,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转型、提升、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不断实施学科专业调整和改造,先后申办了种子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等应用型专业10余个。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5万多人,涌现出了以中科院院士、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国际催化奖”获得者李灿为代表的杰出校友和一大批辛勤工作在基础教育及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承担省厅级项目100多项。21项成果通过鉴定,有58项研究成果获省厅级奖励(省部级奖14项),15项成果获得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