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
- 2016-05-28 - 2016-10-20
- 开幕时间:
- 2016-05-28 18:00
- 展览城市:
- 北京 - 顺义
- 展览地点:
- 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 主办单位:
- 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在艺术创客 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 参展人员:
- 徐冰
展览介绍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徐冰代表作之一,作品采用中国山石和陶瓷为主要创作媒材,这些山石分为9组,分别来自中国5个不同的地区,带有当地的人文地理特色,其特色可以对位(或反映)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典型风格,揭示出中国山水画内在美感的来源。艺术家像是用自然山石、植物在作画。该作品的概念更多来自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精神。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山石是经过千寻万找的那种扁平形状山石,艺术家有意制造出介于二维绘画与现实之间的“二维半”效果。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一步探讨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并在其中寄寓自己的一种理想。
徐冰说:“不管是桃花源,还是乌托邦,我发现孩子离这些东西是最近的,孩子在桃花源里发现了一个小马,或者发现一个小鸟什么的,他就觉得这个世界简直太美了,实在是太满足了。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理想世界。成人以后,他做的事情都会有很政治、知识和文化的考虑。比如,这个作品是不是在讨论东西方的问题,其实本质上跟作品根本没关系。我觉得人类越追求的东西,实际上和这个理想就越来越远了。”
徐冰简介
1955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纽约。2007年回国,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作品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V&A博物馆,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国家美术馆、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及当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捷克国家美术馆及德国路维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并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展。
1999年由于他的“原创性、创造能力、个人方向和对社会,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能力”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03年“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奖,评委会授奖理由:“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2006年由于“对文字、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获美国“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2010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5年荣获美国国务院颁发的艺术勋章。
徐冰说:“不管是桃花源,还是乌托邦,我发现孩子离这些东西是最近的,孩子在桃花源里发现了一个小马,或者发现一个小鸟什么的,他就觉得这个世界简直太美了,实在是太满足了。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理想世界。成人以后,他做的事情都会有很政治、知识和文化的考虑。比如,这个作品是不是在讨论东西方的问题,其实本质上跟作品根本没关系。我觉得人类越追求的东西,实际上和这个理想就越来越远了。”
徐冰简介
1955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纽约。2007年回国,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作品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V&A博物馆,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国家美术馆、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及当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捷克国家美术馆及德国路维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并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展。
1999年由于他的“原创性、创造能力、个人方向和对社会,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能力”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03年“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奖,评委会授奖理由:“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2006年由于“对文字、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获美国“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2010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5年荣获美国国务院颁发的艺术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