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还没有恢复正常教学,2020届考生只能在家备考,“线上学习”模式取代了地面课程、考试,在这样的情形下,考生怎样备考最合理?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精准的分析与解决问题 精细的分配和利用时间
有的考生,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觉得自己只要按部就班的学,甚至只要再努力一点,就能取得理想成绩。现实中,他的学习效率并不高。
有的考生从早到晚,时间安排得满满得:
6:30:起床
6:50:早读
7:30:吃饭
8:00:网课语文
9:30:网课数学
、
、
23:30:休息
尽管在线学习,可是一样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身心疲惫,甚至觉得这样比真正上学还要累,显然,这两位考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考生若想做到精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至少要做到如下方面:
存在的问题:
1。 关于自身的问题:
(1) 意识:例如竞争意识,参加高考的“初心”是参与竞争,考生各科成绩排名怎样,直接决定考生高考走向。对多数考生来讲,参加高考不是满足完成别人交给的学习任务,更不是应付,而是要不断取得进步,考入自己的目标院校。
(2) 习惯:例如拖延、想当然的习惯等,这些与自律直接相关。
(3) 思维:是否被局限。
(4) 执行力:存在的阻力。
2。 关于得分的问题:
(1) 明显不会做的题型
(2) 很难解决的问题
(3) 考试中经常暴露的问题
(4) 潜在的问题
(5) 训练方面的问题
(6) 对新题型适应能力等
3。 关于资源的问题:
(1) 资料的质量
(2) 学校目前讲课内容
(3) 课外班等提供的内容等
此外,还有关于效率,关于接下来规划等问题,都需要考生解决。
时间分配和利用:
1。 能否抽出属于自己“自主”安排时间;
2。 日计划、周计划与月计划与实际执行
3。 怎样保证时间得以充分利用?
4。 评价指标有哪些?
等,这些都变得很关键。
二、考生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对于多数考生来讲:
1。 需要解决进步的问题;
从期末考试到回复正常教学秩序:
从2020年1月10日——3月15日
开学考试或者统测,结果发现自己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对考生来讲打击太大。
因此,多数考生要解决进步问题
建议:
(1) 从题型上选择突破
(2) 根据自学能力选择方向
(3) 测试验证
(4) 积累改变内容及理由
(5) 形成新的体系
等。
例如某考生关于改变方面记录了如下内容。
一个(2019届)考生的转变过程
总结:
只有考生自己认识到需要改变,外力才能起作用;
达到某种高度后,前进一步都很难,现实中改变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2。 需要提升效率的问题:
尽管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可是还是能归纳的,总体上从这几个角度做起:
(1) 自己的实际需要
(2) 高考考查需要
(3) 有属于自己的可行性计划,并且努力执行。
3。 需要了解2020新高考方向和特点的问题:
例如语文核心素养方面:
必考内容:学科素养:
背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综合如下内容:
在高考特定的情境中表现并进行评价的知识、见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贯通的整体素质、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具体解读:学生面对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灵活运用语文学科知识、能力与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如何在考试中落地?
A:阅读和表达是高考命题首要切入点:
a。 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领域
b。 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c。 高考语文学科素养基本构成和决定要素
关于阅读:
(1) 要求学生准确、灵活调动阅读策略与技能;
(2) 在接受性、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面的阅读;创造性,批阅性阅读,最终形成——主动阅读。
关于表达:
(1) 能够基于表达目的,能准确、连贯、得体的陈述事实和见闻,表达感受和认识,顺利完成交际任务。
(2) 基于表达目的或表达要求,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对象明确、话题集中,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
(3) 熟悉口语和书面表达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点,灵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有章法也有个性地的表达,有效增进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
具体的素养类型:
类型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类型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类型三:审美鉴赏和创造
类型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为了满足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 情绪与状态:
情绪与状态很重要,需要自己调节。
这里借用一句名言:
“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罗曼。罗兰。
把备考当成完成工作来做,学会自我克制,保持积极心态,直到爱上这样的备考方式。
三、真正的线上资源可能仅仅局限于如下方面:
对2020届考生来讲真正能称得上优质资源的,仅局限于:
1。 讲清楚命题方向
2。 讲清楚必考题型(答题、思维、相关体系等)
3。 能给自己实际情况做规划
4。 提供优质试卷或者训练资料
5。 符合新高考理念,并且做到合理分享
6。 心理调节等
当然,面对资源选择,考生判断能力变得很关键。
四、考生不能忽视的关键点:
2020届考生必须把握的关键点总结:
A:命题关键点
关键点一:必备知识
关键点二:关键能力
关键点三:核心素养
高校最重视的素养排序:
1。 人文素养
2。 创新素养
3。 实验探究思维
4。 身心健康健康
5。 合作素养
6。 品德素养
7。 信息素养
8。 自学素养
9。 社会担当
10。 口语表达等
例如北京考生在高考中表现(化学):
此外,还有核心价值等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可以总结的,但是依靠考生自己能力,很难做出全面总结。
B:考生取得实效的关键点:
例如语文学科:
例如数学最后一题,考生至少要具备的条件:
1。 为最后一题留下充足的时间(25分钟)
2。 足够的底气(前面试题的正确率)
3。 关于最后一题的必备知识(拓展和补充)
4。 关于最后一题的思维训练
5。 关于最后一题的题型总结
6。 关于最后一题的适应性训练
7。 考试技巧等等
考生若想实现一定目标,以上内容属于必备内容,只能做得比列举内容更完善。
总体上:
1。 一定要了解2020新高考方向和特点
2。 寻找驾驭不同题型的必备条件
3。 实践与完善
4。 形成稳定的考高分体系
五、真正值得考生关注的“疫情素材”
目前有专家这样建议:
1。 经历这次全民抗击疫情的战争,是这一届中学毕业生最难得的人生经历,将对他们的成长与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心灵上、思想上、价值上都会产生影响。
可以从如下内容入手:
(1) 心灵体验
(2) 知识的深度学习
(3) 能力综合养成
(4) 价值观形成
(5) 深刻体验什么是多难兴邦
2。 在知识考查方面,应适当减少简单的知识记忆、知识训练的内容考查,为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考察让出空间;
3。 通过考试改革,引导中小学教育走出“一心只读考试书”的局面。
4。 全面考核中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下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给大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
网络上目前关于“疫情”的例题,几乎都不是高考考查的切入点。
因为,“简单的构建联系”不符合高考命题需要。
建议二:
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实际问题:
例如:
问题一:目前我们国家最缺乏的是物资(防护服、口罩),这样情境下到底怎么办?
与疫情有关的人,他们内心世界怎样?通过这些事情,有什么收获(经验和教训)?
问题二:疫情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影响(经济、意识形态、政治等)
问题三:处于不同层次的人,在疫情中的表现。(思维、行为、对未来态度等)
问题四:与疫情有关的科学与产业体系
问题五:文学表达的落点(赞美、启发、鼓励、获得等),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