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两年多前启动筹建“合肥大学”工作的合肥学院已取得重要突破。
9月16日,合肥学院官网发布了一篇题为《聚焦一流应用型大学新目标 开启人才培养升级新征程》文章。合肥学院党委书记、校长王其东在文章中提到,“今年,学校成功增列进教育部十三五大学更名规划,建设合肥大学目标更近一步。”
澎湃新闻注意到,合肥学院建设“合肥大学”工作由来已久。
据《合肥晚报》报道,2017年2月22日,记者从合肥学院获悉,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文件,文件称,经合肥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推进合肥大学建设领导小组,这意味着合肥大学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报道称,合肥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尽早建成合肥大学,发展高等教育,建立自己的大学,是合肥市人民长期以来的美好夙愿。筹建合肥大学对合肥市民来说,是一次新的‘圆梦之旅’。”
时任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2017年3月在接受安徽网采访时称,“合肥大学”不是简单更名,而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升级后的“合肥大学”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将通过一大批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吸引和聚集国内外更多的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在更高的平台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计划培养与引进100名德国博士,引进20名德国高校实验室工程师,引进50名德国培养的硕士,为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引进10名达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授聘任资格的德籍教授。”蔡敬民当时表示,这些高端人才的引进,将助推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加深中德两国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
事实上,蔡敬民在2019年8月调任安徽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党委书记前,已透露了合肥学院建设“合肥大学”工作的新进展。
据安徽网2019年1月报道,“办学层次的突破意味着,我们更名为合肥大学,已经解决了瓶颈问题,具备了基本条件。”蔡敬民说,更名为“合肥大学”,不是简单地换两个字,一方面是学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争建一流大学和学科;另一方面,合肥作为正在崛起的省会城市,也需要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合肥学院官网介绍,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创始校长杨承宗是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博士生,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建校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