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但语文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文字浅表意思的把握,应更多关注文字作为一种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和事实,应该挖掘出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多维立体地进行语言学习和体悟,从而感知文字的生命力量。
教师在执教时,应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咀嚼文字背后的深意,从文字中获得生命启迪。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达成以上目标呢?
合理想象,丰富文字的画面感
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学生有时难以全面准确揣摩课文中文字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思想,而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又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借助文字,还原甚至是丰富文字背后的真实情境。在想象中,建构文字的立体表象;在情境中,还原文字的真实画面;在思考中,丰富和提升对文字的理解;在揣摩中,实现读者与有生命的文字的对话。这一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不再单一、表象化,而是入情入境地客观理解文意。
学生以自己的生活阅历品味特定背景下的事物,往往仅停留在对文字表面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字还原为文中人物生活的年代背景,这样的学习才会引导学生构建出文字所要传递的真实画面。比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带领学生读过课文之后,问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并设计了请学生讲述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这样一个环节。把平面文字转化成多维立体的影像,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有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转化成富有情感的文字,这种经过主观加工过的文字,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量,融入了每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反复品味,升华对文字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和体悟,能帮助学生深入到文字背后,悟出文字蕴含的情感,触摸文字背后生命的力量。这一目标的达成,非朝夕能及,需要落实到日常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如:学生初步理解了文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悟结合,以读带讲,以读促讲,读中解意,读中悟情。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学习与体悟,学生透过文字,不知不觉间就升华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紧紧抓住“不可估量”“化为灰烬”“举世闻名”等重点词语,以点带面,引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的品味中,词语在学生眼中,不再只是符号的组合,而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与事的缩影。学生不再停留在对词语表面意思的理解,而是反复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事件和人物情感,进而冷静思考整个历史事件。在不知不觉之间,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
练笔表达,与作者深度对话
当眼前的文字成了学生的朋友,文字中的人物也被赋予了生命,这就让学生有了写作的素材与动力。课堂中的练笔不仅能让学生内心情感有一个抒发和表达的机会,更是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中也提出了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堂多写的要求,但是具体到动笔的时间、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尚需教师摸索,从而找到最有效的途径。
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学习之后的感悟,同时也能深化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过程既是读写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与文中人物或者作者深度对话的过程。笔者在执教《我看见了大海》一课时,曾布置这样的课堂小作文:课文的主人公河子,若干年之后理解了继父说带她看海的真正用意,她会对继父说些什么呢?学生对此有不同的想象:河子会表达对继父的感谢,河子会向继父汇报自己的生活现状,河子会向继父展望未来的生活……当然这些情况都有可能。类似的练笔,就成为学生与文中主人公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可以把河子若干年后顿悟到的积极人生态度,传递开来。同时,这也是一个引领学生走出文本、洞悉人物心灵的过程。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