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针对高三学生考前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市教委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坐堂”市教委官方微信,与咨询家长进行“微互动”。记者注意到,家长们咨询的问题中,有九成涉及考前焦虑。
有研究表明,影响高考(课程)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考试中间的心态”,其次是“考前的心理状态”。而在边玉芳“坐堂”解答的34个个案咨询中,有九成问题的根源在于考前太过焦虑。
比如有家长称,临近考试期间,孩子不爱说话、睡不好觉,精神状态不好,成绩也忽高忽低。此外,还有家长担心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挥失常。对此,边玉芳表示,学生考前紧张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他们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这时家长要充分肯定孩子一直以来的努力过程,要多和孩子谈一些未来的美好的事情以及与考试关系不大的事情,转移孩子注意力。”边玉芳认为,除了转移注意力,适当的运动和充分的休息也必不可少。边玉芳强调,如果想帮助孩子调整情绪,首先要保证家长自己的情绪是平和、冷静的。
考前焦虑主要表现
记忆力下降,很多知识记不起来;记忆的时间很长,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心情也随之灰暗,总打不起精神来;认为自己考试会考砸,要大难临头;失眠,入睡难易惊醒,白天没有精神;吃饭都觉得没味,身体抵抗力不如以前;经过几次模拟考试后,发现成绩在走下坡路,认为自己的高考也难逃厄运。
马上就访
焦虑不可怕
有时可以助力高考
北京宏志中学周冬梅老师上午表示,出现考前焦虑属于正常现象,这是人们在应对重要事情时的一种应激反应。
“如果能把焦虑水平控制在中等水平,它不仅不会影响你的学习,还可能会助推学习。”周冬梅表示,中等水平的焦虑可以维持学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不过周冬梅也强调,如果过度焦虑,会影响学生的智力、身体、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周冬梅表示,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诊断,判断自己是否出现焦虑状况,并通过自己的力量使焦虑程度降低。(记者赵颖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