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基础写作的目的、原则、要求早就被弃掷角落了。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内容苍白的文章则大行其道,因为这样的文章能拿高分。如何纠正当下浮泛的文风,回归基础写作的本源?
首先要有好题。题目要有针对性,要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思,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最近,笔者刚刚组织过一次校内“舒心杯”作文竞赛,宗旨就是“贴近生活,抒写真情实感”。文题采用半命题,以“我理想的”为题,从教室、班级、老师中任选一个词填在横线上,按照自己填写完整的题目写作,文体不限。现场作文,密封阅卷。
有些同学平时爱“做”作文,准备了一大堆应试作文材料,而等拿到题目时,一下子就懵了。但大多数学生冷静思考后,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竞赛结果出乎意料地好,本想设等级奖50名,但分数出来后,获奖的有66名。
有人说,这题目太低幼了,给小学生写还可以,给高中生写太掉价了。其实,此大谬也。高中生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很多感受和思想蓄积在心中,需要倾泻出来。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泉眼,一个出口。这题目正是打开心锁的一把钥匙。事实证明,看似低幼的题目恰恰让学生道出了心中压抑已久的声音。
可见,好的作文题不在于怎样刁钻,把学生难住、难倒,而在于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其次,题目还需要有好的指导意见(提示)。不要担心这会降低写作的难度,哪怕是考试作文,竞赛作文。闪烁其词,欲说还休,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妨害好作文的产生。
这次竞赛,指导意见就印在作文题的下面。第一条是“内容上,写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可以”。然后,列出了“好文章”的三条标准:实在,新颖,有境界。每条都做了阐发。
从比赛结果来看,指导是有效的。抒写最真实的心灵,是本次竞赛获奖作品最大的特色。没有浮华不实的辞藻堆积,没有空洞无物的一味的煽情,也没有举不胜举的名人名句的叠加,更没有“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做作。有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的呈现,是尽情驰骋、情趣盎然的大胆的想象,是发自肺腑的对教室环境的期待,是推心置腹的对班级美好人际关系的呼唤。
不可否认,高考作文题怕泄题,怕宿构,需要隐晦的表达,但当“谜底”被揭开的时候,不还是那些个主题吗?何必兜圈子、设迷障?与其这样,还不如从生活到生活,作文题从生活中来,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再写出自己的生活。这有多好!
第三,要有好的导向。平时作文要这样做,高考阅卷更应当指引方向,推向社会的优秀作文应当是贴近生活、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
有一年何永康教授推介了一篇写割麦子的文章,朴实无华,考生写自己在高考的前一天下地帮父母割麦,看到父母佝偻着背割麦的情景,品尝到了田间劳作的艰辛,生发出浓厚的感情,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文章一经推出,令人叫好。应该说,何教授眼光独具,又有着对基础写作负责任的精神。高考命题和阅卷就是要让那些不关注生活、不走进生活、不抒写生活的考生受挫,让那些有着内容丰厚、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的文章得到显扬,来引导基础写作的优良文风,使之发扬光大。
(作者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