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录取结果,小林一家没了欢乐,因为小林没被心仪的学校录取,结果掉到下一批次。学校很不合心意,小林心情很糟糕,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也不想吃饭。父母询问他,上大学还是复读,他面无表情,扔下句:“你们定。”父母着急地想:复读,又是一年高三,孩子辛苦不说,万一又没考好怎么办?勉强读个大学,4年时间,环境、知名度一般,孩子太憋屈了。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分析:
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高考都是一件大事,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的好坏会影响未来人生的发展。当录取结果出来后,没有进入理想学校的孩子易出现情绪波动。有些孩子情绪低落,不愿说话,不见人;有些孩子指责父母,埋怨自己,胡乱发脾气……这都是因为考试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出现怀疑自己、否定自我能力的现象;越是平时成绩好但高考失利的孩子,情况越严重。
建议:
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表示他需要时间调整心理、接受现实,同时需要空间来认识自己,重塑自信。父母可以从以下5方面帮助孩子进行调节。
完整的爱毫无条件
没有进入理想大学,付出、期待和结果之间出现的落差,对孩子是一个重大打击。父母也会受到一定打击,易情绪不稳定,会不自觉地放大对孩子说话的声音,或不断说“没关系,没事”却显得焦虑不安……这些都会使敏感的孩子采取回避或反抗行为,加重不良情绪。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父母要立刻喊“停”,问问自己:孩子和成绩,哪个重要?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不光爱孩子好的地方,也要爱他不好的地方,这才是完整的爱。父母要让孩子体会到这种爱,可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是我的孩子,虽然我也希望你能考上好学校,但我更关心你,不是因为你考了什么学校、以后会有什么成就,而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都希望你知道我会爱你,陪伴你。”说话时,速度减慢一点、声音小一点会更好。如果孩子有些话不想说,父母不要唠叨、也不要追问,等待就好;如果孩子不想见人,父母可以事先跟亲友沟通一下,让他们不要问考试的事情,最近也少来家里,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当孩子感到自己是完全被接纳的、被爱的,就会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愿意和父母沟通了。
积极沟通正面引导
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父母也要积极引导,避免孩子长期陷入抑郁、自闭的情绪中。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外出旅游几天,比如在大海边、高山中,看看自然的景色。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孩子也容易被积极因素感染。父母可以在家里放一些人物传记的书籍或带孩子去看人物传记类电影。孩子人生阅历少,容易把高考看成唯一机会,通过传记可以让孩子看到人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打开新的思维,传递出希望和成长的动力。
反思学习共同成长
父母一方面给孩子安慰,一方面也要教孩子反思。当孩子情绪稳定后,父母要带着孩子全面、理性地看待发生的事情,体察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比如父母可以问孩子,经过这件事,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对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父母和孩子充分沟通,让孩子把感受说出来,思考自己的表现,找到优势和不足,看到成长的地方,从而更全面地看自己,也更有方向地塑造自己。
理性分析规划未来
当孩子能全面看待自我以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读大学还是复读高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分析,每个选择背后要面临的精神和物质上的现实问题,寻找变化和机遇。比如读4年大学,可以忍耐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吗,以后如果考研、出国、再进修,大学如何规划,需要作什么准备;如果复读,同学都在读大学,能否承受“高四”的心理压力,还有接下来一年的辛苦和紧张……平衡利弊,理性地做出决策。在决策过程中,父母要以孩子的决定为主,因为人生是他的,要尊重他的选择。
特殊关注走出阴影
若孩子的异常情绪超过3个星期以上,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唉声叹气,没有自信,极度抑郁,父母要密切关注,可以向专业心理机构或心理医生进行个体咨询,尽快帮孩子走出阴影。
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是对自己更进一步的认识。父母给予爱、给予陪伴、给予尊重和空间,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