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内蒙古艺术学校,上世纪80年代成为国家文化部确定的全国重点中专,是自治区培养民族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1987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内蒙古艺术学校并入内蒙古大学,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5年5月,教育部批准,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基础上独立设置内蒙古艺术学院,属全日制本科院校。
近年来,学院秉承“彰显特色、强化优势、多元互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设“教学、科研、创作、表演四位一体,服务、交流功能并举,国内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始终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办学优势、注重内涵发展,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作、展演实力显著增强,民族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繁荣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现有音乐学院、舞蹈系、影视戏剧系、美术系、艺术设计系、新媒体艺术系、文化艺术管理系、公共课教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一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设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1个文化产业管理二级学科,19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文艺学二级学科授予权,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形成了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4个学历层次的民族艺术教育的完整机制。
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2009年以来,该院先后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基于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的音乐表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获得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现有在校生4968人(其中本科生3794,硕士研究生124人,博士研究生4人,中专生1046人),教职工595人,其中专任教师445人,副高级以上136人),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41.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为52%,国内外客座教授30多名。
学院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特别是在民族艺术传承与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内蒙古民族艺术人才的摇篮”。这是学院在自治区民族艺术教育中的定位,也是源于学院建校的初衷和学院的办学宗旨和根本任务。50多年来,艺术学院始终秉承这样的办学传统,坚持以培养民族艺术人才为己任,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各门类中高级艺术人才、尤其是蒙古族艺术专门人才、传承发展以蒙古族艺术为代表的北方民族民间艺术的鲜明办学特色。德德玛、拉苏荣、腾格尔、斯琴格日乐、李镇、阿拉腾奥勒、三宝、李德才、敖登格日乐、康绍辉、康洪雷、萨仁高娃、纳森、娅伦格日勒等一批艺术家和知名人士享誉国内外,许多毕业生已成为自治区文化领域及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栋梁和中坚力量。
多年来,学院与国内外艺术院校、团体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先后与蒙古、美国、丹麦、日本、韩国、德国以及港澳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艺术团体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多次应邀组团前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举办作品展览,扩大了蒙古族艺术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影响,为宣传、树立内蒙古改革开放的新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艺术学院同美国肯塔基大学正式签署了“2+2”与“3+1”合作办学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宽度与广度,使学院朝着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的正确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0余年的艰苦奋斗,50余年的实践探索,内蒙古艺术学院执着前行、步履铿锵,民族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后,学院将继续秉承“彰显特色、强化优势、多元互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强化办学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为进一步提升民族艺术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民族艺术人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