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
这可是人家1807年画的,看看两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吧。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
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
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
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安格尔--大宫女
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曾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尖锐,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阿莫里·杜瓦尔则辩解说:“凯拉特里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

约翰·埃·密莱--盲女
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

拉斐尔--雅典学院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作者希望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柯罗--珍珠女郎
有人知道这幅画的玄妙之处吗?该画在世界十大名画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虚名哦……

泰奥多尔·居丹--肯特海滩
该画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覆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

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希什金肖像
这幅画和照片的感觉一样,太逼真了

让·莱昂·热罗姆--后宫露台
曾轰动法国画坛的一幅画。该画描绘了阿拉伯王宫最隐秘的后宫生活,描绘了生活于后宫的王妃、宫女等女眷的闺阁生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谈,有的在沉思……不过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不止于此,你能体会得到吗?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画家与女儿像
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画中的女子就是作者。

庚斯博罗--穿蓝装的小孩
新颖别致的蓝色调不但没有任何不适之感,反而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活泼、跳跃的蓝色绸缎,变幻莫测的衣纹、高光;不落俗套的蓝色与含蓄、变换丰富的黄灰、蓝灰、绿灰、红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对比。

欧仁·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迭哥·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英诺森十世肖像
该画或许是作者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人。据说,他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开兹笔下却成为一绝佳作品。当这幅肖像送给教皇时,教皇惊讶而不安地说了句“过分像了”。

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
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整洁的少年正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的快乐生活。

弗朗索瓦·布歇--戴安娜的休息
画家竭力描绘的是裸女的形体美,纤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肤,躯体坚实丰腴,裸体姿色性感而诱人。由颈项下延至肩臂胸部的曲线,圆润如珠,光彩夺目。有位评论家认为这幅画是布歇“最艺术性的裸体画”。

列宾--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头部。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儿子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兽性和人性同时显在他身上。为了增强画面的恐怖感,画家有意采用了深重的红色调。该画集中刻画伊凡的瘦脸,瞪着两只大眼珠,那种不可逆转的杀子之痛预示着伊凡统治将临灭亡。

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该画以彼得大帝1698年镇压近卫军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画家选取了兵变失败的近卫军在莫斯科红场临刑前的悲壮时刻。

约瑟夫·玛丽·维安--贩卖孩子的商人
画中女主人被刻划得高贵而矜持,女商人则从提篮里抓出一个带翅膀的小男孩(无疑这是小天使),构成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如果说画家描绘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话,那么那个正在被贩卖的长着翅膀的孩子,无疑又给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安格尔--土耳其玉女
该画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和异国风味。安格尔把抽象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匠心独具地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纯洁。从作者一生的绘画经历来看,他最高的成就就是女人体画。他对女色的嗜好是一贯而深刻的,当安格尔的天才同青春美丽妖娆的女性结合在一起时,创造力是空前的。肌肉、曲线、酒窝、柔韧的皮肤,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他的油画上看到。

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拾穗者
作品无声地倾诉着农民的贫困与饥苦,焦虑与哀愁,隐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鲁本斯·佛兰德斯--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鲁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间,应聘当了政府的外交顾问,参加了许多外事活动。在这一时期,他为法国皇后完成了以《玛丽·美第奇生平》为总标题的幅历史画巨作。这套历史画也是画家艺术生涯中最能显示其艺术影响的伟大巨构。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
这幅作品描绘出众多的人物,给人拥挤的感觉。人头攒动,色彩跳跃,热闹非凡,给人以愉快欢乐的强烈印象。

让·莱昂·热罗姆--拍卖奴隶
近东地区司空见惯的奴隶拍卖,引起了画家的注意。被剥去衣衫的女奴,裸体站在台上被拍卖,台下是争相竞价的商人,他们伸出手指,暗喻买奴隶的价格,女奴们茫然地望着这一切,听凭命运的摆布……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画于1897年,整幅画视角宽广、构图宏伟、透视准确。画中车马人流很小,粗笔带来,却仿佛在画中移动、生动形象。

莫奈——日出·印象

列奥纳多·达·芬奇——三王来拜
耶稣降生后,东方三个国家的国王看到天空有巨星高照,就特地来耶路撒冷行礼朝拜。历史上以三王来拜为名的画不计其数,但表达的意思都是这个,宗教意味较浓。

巴斯蒂昂·勒帕热——垛草
那因“垛草”而劳累过度躺在草地上酣睡的农夫,他好像刚刚吃过妻子送来的饭,用草帽盖着脸正在享受着这片刻的轻松;年轻体壮的少妇默默的坐在丈夫的身边,长期生活的艰难使她显得疲惫不堪,神色已变得象老年人一样呆滞而默然……

雷诺阿--包厢
画家成功地表现了剧院中包厢里的气氛,虽然只画了两个人,但画家明显地突出了那个贵妇人的形象,化了妆的贵妇人与身后的绅士形成鲜明对比。

米勒--晚钟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像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巴罗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罗--吃葡萄与甜瓜的少年
光线从正斜面射来,穆立罗没有程式化地用更多华丽的色彩,一切以写实为主,破衣烂衫以及地上的瓜皮等物,展现得生动可信。这种朴实无华的笔触,使得人物脸部的心理语言揭示得明白易解,从而加强了画面的感伤气氛。

列宾--意外归来
这是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一幅作品。列宾抓住流放者跨进门坎的一瞬间,他及每个家庭成员的表情、行为向人们展示惊喜、意外和各种复杂的感情。如果我不把故事背景讲给大家的话,一定有人会把这幅作品的含义想偏……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这副画在形体、色彩、柔和的线条和景色的层次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人物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背景介绍: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

菲利普·卢泰尔堡--阿尔卑斯山的雪崩
这是一幅以严谨的手法描绘阿尔卑斯山雪崩景象的风景画。画家十分注意造型与色彩的关系,近景的暖色与中、远景的冷灰形成对比,产生了纵深的空间感,块状的山岩造型及不同斜线的构图,造成了雪崩的动感与恐怖气氛。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雪崩的奇异与壮观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山崩地裂、气势逼人的自然威力。

达·芬奇--抱银鼬的女子
这幅是达·芬奇四幅有关女性的作品中的一幅(其余三幅分别为《蒙娜丽莎》、《吉内芙拉·德本奇》和《拉贝勒·费罗尼埃》),画中的女主角是米兰公爵卢多维哥·史弗萨的情妇,备受宠幸。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