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浙大设计艺术学,学硕,(政治,英一,数一,机械设计基础)。
2nd,湖南大学工业设计工程,专硕,(政治,英二,设计史论,设计快题)。
考研这两次,尤其是第二次,得到了好多人的帮助,真心的感谢,现在考完了想写点东西看能不能帮助到谁,不想在分数出来之后再写这些,因为觉得考试的结果和考上与否,可能诱因有很多,不是高分的经验都是好的,也不是考不好的经验就都是不好的……不想大家把我的话看的太重或者太轻,听听就好,不必质疑它的含金量,它根本不含金·经历并不能复制粘贴,看看即可!
要不要考研
怎么样都好,首先这个问题你说了算的话,就可以考虑下,身边不乏家人威逼利诱来考研的,那这个你就不用费心了,不必把这个选择看的那么重大,没有哪件事可以重大到影响你的一生。哪条路都走得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肯定没错,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吧。选择无谓对错,选了就认真走下去就。不过,开始玩之前,想想自己玩不玩的起,要是赢也赢得起输也输得起的话,那就开盘吧!
要不要换专业
围城效应每个人都懂,但是有时候还是不撞南墙不死心,想玩就玩一下也无所谓。我想年轻的时候理智的尝试多一点的可能性没什么,考虑一下自己跨考的原因够不够合理,自己的意念够不够坚定。然后再考虑下可能性,决定了之后就抱着足够多的信念走下去吧。要知道,对于换专业来说,我想考研这个第一关是最简单的,因为不过应试而已,能难到哪里去。真正麻烦的是你真的到了那个你想去的领域,你好好的真的认识了它后,它还是它么,你又怎样脱颖而出或者真的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初衷么!
第二次跨考复习的时候看到一句话,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你为什么走到了这……可是我很茫然的真的忘记了我为什么走到了这,靠的越近可能发现它并不如你想的这样。或者你开始偷偷的衡量这个付出和莫须有的回报是否成正比,不过理智也告诉自己这不过是红玫瑰白玫瑰的问题,调整心态,哪个选择不重要,把你做的选择当做是最好的选择才重要,每条路都是不归路,将错就错吧
选择院校
想拼一下的就拼一下,想稳一点的就求稳,自己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就好。
就自己而言,想换个专业是定的了,然后定了专业再调学校。第一次选浙大的原因是专业课可以选数一和机械设计基础,我以为省了学手绘会好一些,败北的原因有很多。数学的不行可能是比较大的原因,
第二次选湖大,一是本校,在这边复习考试都适应些,猜可能本校的不说照顾了起码不存在歧视问题。二是专业课变成史论和手绘,我想就算没考上,这几个月学了俩新东西也不亏。不过想来手绘其实对设计来说是必须的技能,就算凭数学和机设上了浙大,读研的时候还是要加强手绘,没有考试压着,可能也学不了太透彻。虽然做交互等可能用手绘用的少,不过基础归基础,踏实总没错。
复习
大的方面注意几点:
1.充足的睡眠
2.好的心情、心态不好的时候,用自己适用的方法调节 。不过不用强求自己,有时候摔倒了,就在地上躺着休息会儿也好,偶尔的心情不好,不用管它啦。低沉就低沉会儿也成,不要太久就好,恩,我调节的方法是睡一会儿,睡醒了就翻篇儿。
3.足够的信念,信念!信念!这是我最最想强调的东西。你要相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付出的努力,相信很多。
4.该放松放松,该放假放假,不要搞得跟苦行僧一样。
5.用功不难,用心才难,你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何时起床何时入睡,每天学习好多好多小时。但是可能你不是那么好的控制自己内心的专注程度,多重视质,量的话,参考就好。
6.当然学习是讲究方法的,该问时就问,该交流就交流,莫闭门造车。这个时候就该把不好意思什么的丢一边吧,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当然礼数还是要的。不要惹人烦,合理的表达谢意。
7.合理的计划,不过有时一定要原谅自己,计划通常只是参考作用。可能随着情况的变而变,整体hold住自己。
8.不得不提的抱大腿,可能这个大腿是你比较牛掰和自律的研友。对,好好的跟着榜样一起……也许是愿意帮你的学长学姐之类的,前辈的点拨有时候真的能四两拨千斤的。总之考研时集合一切资源为自己所用了,好好统筹安排。
政治英语请参考牛人们的经验吧,我就不多嘴了。恩,说一句,刚开始踏踏实实来,技巧攻略等只是锦上添花。不要依赖,别投机取巧,你玩儿了谁,早晚会被玩儿的。谨记,出来混,早晚要还。
谈谈第二年的史论和手绘,专门针对跨考的同学而言吧。 史论
何人可的书好好的看,赵江洪的书也好好的看,前者要正儿八经的背,后者要领会其中的哲学,虽然这词儿大了点,不过确实是要领会、理解,该背的,正儿八经的背,不要说多看几遍什么的,也不要拖到考试前一周再背,会有很多事赶在一起的。早一些的时候很仔细的多扫荡几遍,当小说多看点,然后考前一个月背掉好了,考试前再复习下就都想起来了。
关于主观题,每年可能有几道往年考过的题,也有一些新出的题。平常多留意些评论的东西,看一看,起码要有的说,主要是学学人家怎么说的那么文邹邹的,那些用词,那些语言表达,问问湖大设计院读研的学长学姐,何老师有没有什么讲座、论坛之类的,传达了什么新的思想或者动向等,虽然这条貌似我今年没用到……我也经常关注了设计院的网站,不过今年与考的题没什么关系,好像我的上一年有的。
那些一道题20分的主观题,自己动笔写写看。我之前把往年的题都自己写了下,看了好多论文,真的是好多啊。然后整理出我自认为还可以的答案,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用,不过觉得有点过了,看的多了反倒有点杂,而且那些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设计理念会圈住自己的思维,反倒让自己独立思考的少了。可能先自己想想,多想想,想完了以后再去查东西什么的比较好吧,思考能力可能还是要练一下的,毕竟考试的时候有几道新题,条件允许的话,经济实惠点,拿考过的人整理过的看看也不错,我师父(第二次考拜了一位研一工设男为师,这是我紧紧抱住的大腿,很好抱,恩师)说,扯得漂亮点就可以,需要的话,还可以配图什么的。不过以今年的题,那个“对比世博会中国馆和英国馆”和“设计思维”的题,真的不好答,这是之前怎么猜也猜不到的,我觉得考试的时候时间还是挺紧张的。
考研的答题纸白的,没有横格,考场里有人拿尺子打格子,我没有,觉得时间有点紧,个人选择而已。
设计艺术学有绘图题,工业设计工程没有,而且专硕的名词解释是已经翻译好了的,但是每年都会有新词出现,今年是服务设计,别的都是书上有的。
史论可能是最不用担心的了,用心准备,态度良好,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也不可忽视吧,木桶原理,考研容不得哪一科失误太多。
手绘
我想对于跨考工设的朋友来说,可能这是最大的壁垒,首先不要把它想的那么可怕,然后是寻找合理的方法,坚持下去。技艺这种东西,画画也好,练琴也好,都要熬的,没有熬过打基础那段肯定不行。做好心理准备,基础一定要牢靠,然后相信,用心的量变一定能达到质变的。
首先开始画前,你先找手绘好的前辈好好问问你要怎么开始。面授肯定比看帖子好,你可以提问,你俩可以互动。就我而言,考浙大未遂后,决定考湖大,也问了好多人,从摸索着开始,线条,最基本的几何形等等……前期的基础很重要,踏踏实实来,付出的早晚会还回来的。我的话,9月前一直在临摹别人画好的手绘稿。9月后才开始临照片,开始尝试所谓的设计,之前一直是在纯练手,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情况,这个不能类比,按自己的情况来,听牛人的知道,我猜的……·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总难免,画的再不好也要坚持,会好的,觉得自己画的不够好,那可能是画的不够多,什么也别说,画完两包纸再看……及时总结,要肯定自己的进步也要发现不足然后解决,同时也不要心急。
荷兰那本,sketching挺基础的,适合初学者,可以好好画两遍。西班牙的很爽的sketch,可以练习彩铅,刘传凯的我也画了,虽然后来很多人批他的图。但是我觉得初学者不用讲究太多,都画画吧,画多了才懂,练笔而已。不要一味的坚持自己的风格,风格的事以后再说,先老老实实画好,透视是基本,线条的简洁流畅,对于产品的理解……要知道产品的每一部分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它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手绘不是画画,不是对着画的像就可以了,我理解的就算是临摹,你也要先理解那个产品,再画。
我刚开始把图书馆有的手绘书都画了。主要是其实也没几本,9月前我都没管上色的问题,线稿,只是线稿,骨骼很重要。每天保证一定的练习时间,不过还是那句,质大于量,比多画更重要的是多想。你画一个东西的时候,脑子里想想它三维的样子,又怎样在二维的纸上良好的表达……透视的原理很快就能了解,想想怎样用在图里,想想书上这个图为什么要用这个视角等……设计院一个老师告诉我,一张好图就是,让人能读懂这个产品,让人看到你的几个二维图的组合后,脑海里能有它三维的样子,注意产品感,体量感……·印象里,忘了是什么原因乔丹小时候并不是什么时候想去打球都可以的,他就在脑子里想那一遍遍进球的过程,扣篮或者过人等等。很详细,想很多遍很多细节等……过些时候,他跟同伴们再打球,他的球技真的进步好多……·这可能明想的重要性,下笔也多过过脑子吧。
关于上色,我挺晚了才上色的,9月多?具体也记不清了,反正上色画了几张后就又回线稿了,好晚才正儿八经的上色,不是上色不难或者不重要。只是在考研的考试中,可能比较少人会在上色上押宝,时间比较紧张,大家上的都略显简单。好的设计,好的线稿(透视啊,线条啊,设计啊,排版啊)可能是更重要一些的东西……当然,好的用色很吸引眼球,但是这个可以短时间内突击……画烦了,上两张,用色彩刺激下大脑,缓解缓解……
上色可能多多考虑下光影吧,假想一个光源,然后明暗什么的考虑下,不知道的话,回素描的基础部分看看,平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多观察……看一束光打到一个物体上,物体表面的光影变化,平面什么样的,曲面什么样的,交接的地方什么个情况,恩,多观察,多想。
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大概的手绘的进度计划,大概就好,也许你做的,远比你想象到的要好的。
考试时我用的工具:我很开心的是,进考场后我发现我带的笔是我们考场带的最少的,他们带了不止一个牌子的成套的马克,我就带了三福的两个彩色系蓝、橘,touch的冷灰1、3、5、7、9,黑色12、绿色系。然后自己常用的用于背景和写标题的几只,可能觉得多不如精,顺手够用就好(刚开始自己练的时候也败了好多笔,只是越用越觉得常用的就那么几支)
线稿我用施德楼的圆珠,比较推荐。
彩铅黑的备了几支,银笔杆的马可那种比较软,辉柏嘉的硬一些,师父有推荐用彩铅打线稿,不过我还是选了我熟悉和喜欢的圆珠,这个看自己,针管?就还是放弃吧,色粉考试时可能也不用考虑了。
纸我带的70克的复印纸,我觉得足够好用。以上的东西,都是顺手就好。 我上手绘的培训了,北京的那个,无意做广告,还可以,价格也不低,若去上,他推荐的工具就拿那几支三福的蓝色系和橘色系就越好了,别的有钱买来玩下无所谓,用不太到,性价比确实一般。但是跨专业的同学,不上这个上黄山的么?有褒有贬,庐山就坚决放弃吧,我猜辅导班都大同小异,根据自己情况看吧。
后来在长沙我还有在一个笔尖工作室学了几天。关于这个,不知道怎么说,一次不太顺利的合作吧,不过那个老师教会了我一些东西,抓不准透视的东西,就把它放在一个盒子里,先画个盒子,然后在盒子里画那个东西,透视就真的抓得准了……然后就是线条的加深,我以前用圆珠画都轻轻的,他教会我该深的地方要加深,这样才会有产品感和体量感,觉的产品会从纸里跳出来。比如和地面接触的地方,形态的转折处等等。后来发现,其实的确要舍得下手的,画面才显得有气度一些,细细软软弱弱,确实不行……关于上色,太过小清新也不可,该重口是还是重吧,颜色的层次感要拉开,舍得下手,这样可能表现力会强些(我的软肋)。
画完了的手绘稿要拿给能给你指导的人看的,可能是你的工设的研友,可能是读研的学长学姐,可能是设计院的老师……总之,拿给别人看吧。有时候犯的错只是一错再错,需要别人指出来的,周围没有现成可以利用的资源的话,就拍下来发给那个能帮你的人。总之画完了要总结,有时候自己总结不够的,需要别人的指点,这很重要,尤其对于跨考的朋友来说……
恩,说到最后的快题,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多月的时候开始考虑的问题。我想到了最后,跨考的朋友可能会被折腾的不行,猜不到题是肯定的,缺乏造型的能力,想不出,表达不出,种种问题层出不穷,焦虑迷茫,谁也逃不掉。
首先,平常多注意一些新鲜的产品吧,一些创意点留意下,多看,多想,注意积累,多想想自己要是设计这个东西会怎么设计……不要成为技术的俘虏,不要一味的追求不存在的高技术,也不要因为说这个技术现在可能达不到而放弃本来还不错的设计,平衡……
其次,选好几个产品,做做效果图和方案图试试,心里要有个底,考研的手绘究竟要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你要把那个产品的二维图怎样组合,然后以一张试卷的形式展示出来……
最后,自己给自己出题目,做模拟吧,刚开始可以不限定时间,不一定要闭卷,可以有参考的原型图片什么的,但是做出来的东西还是要完整。
最后的最后,闭卷,卡时间,完全按照考试来,甚至时间也定在下午两点到五点好了,练着连着,就会有信心了就有底了。
好好分析下你要画的题目,湖大考了三年厨卫的东西,然后今年是购物广场的座椅,大概分类自己要画的东西,我今年练的。比如说,先简单的分类:手持的,座式的,壁挂的什么的……按类型来说:吸尘器(刚好北理今年考得这个),超小容量洗衣机,盲人用品几种(弱势群体关怀类),一种做早餐的概念机器,无水清洁器,铅笔打印机,便携安全插排,咖啡机,空气净化器,净水机等等……·
现在量产的东西都很简约风,功能也为大家所熟知,我觉得可能并不适合考试用。(湖大考了两年无电产品了,去年的水龙头面盆,今年的座椅什么的,注意高技术的同时,也多多注意下这些生活的最最基本的东西吧),也许考试的时候不妨用一些概念的东西,体现了一种设计的趋势等。除非出现很变态的题目,可以用很保守的,市面上已普及的产品……考前准备的时候,没事儿就多想想,说不定偶尔就能有好的点子被自己抓住。
每天给自己出个题目,比如今天我就想想新奇的早餐机,这一天没事儿就想想,可能就想出点什么……第二天换有意思的净水机等……有些形态和创意点是可以套用的。
恩,准备几套万能的方案吧,就是套很多东西都能套的,考试的时候多少有点紧张,方案能套就套、不套则改。
讲了很多,未必都对,看看即可……考研这件小事,认真走过来的人都会收获多多,认真,踏实,心态,信念……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要乱了阵脚,沉得住气,平常心……好吧,大概也没什么要再说的了,祝福,上路前请带好干粮,上路了就不要回头了。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