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生后,大部分父母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光宗耀祖、改变家庭际遇,能比别人的孩子强。上学了,家长之间闲谈时总是羡慕那些“第一”的孩子,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以那个“第一”为标杆。学校也希望多些这样的得力助手,考试前要孩子定目标,这次能考第几,甚至要超过某些同学。考试后还要公开或暗地为孩子们的成绩排名,“第一”自然也就成了同学们的标杆了。社会评价也同样如此,中考、高考成绩出来了,人们的议论自然也是某某学校考的最好,而这种议论往往是不会建立在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里也就只有“第一”,不能有“第二”了。
还有一个很麻烦的因素就是,我们总是向孩子们灌输“读书改变命运”,几千年来的文化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本身没有错,错在我们有意无意的放大了考试成绩、好的大学与人的未来生命之间的关系,将充分条件当成唯一条件了。
无论家庭、学校、社会甚至政府部门对孩子的关心、重心多放在文化学习上,很少去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情感生活,甚至当一些孩子想有他们的情感生活的时候,遭遇的却是棒杀。
这样的文化生态,不仅孩子是受害者,家长、老师同样也是受害者。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总是追求“第一”,我在二甲中学做校长的时候,学校的文化追求就是“今天第二”。尽管这个追求一直被一些人所怀疑,可是学生们认可。我向他们讲毕业后和刚毕业的学生为学校的学弟学妹制作的视频、发出来的微博,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就是追求“第二”的成效。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个度,不是不可以树标杆,许多时候标杆是可以激励人前行的,但是过度依赖标杆的激励却是有问题的。压力就是动力是不全面的,过大的压力会使人焦虑、纠结甚至变得孤独。为什么会出现学生群体烧书、个别学生跳楼的现象?那是因为压力无法得到释放。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情绪释放的机会。
教师一定要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努力让学生的生命呈现异样的精彩。要让学生明白,考试成绩、竞赛名次、选择的学校并不是生命的全部,而只是生命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个部分;未来的人生许多时候与今天的考试成绩、竞赛名次不全是正相关的。
国人总是喜欢超越与跨越,因为唯有超越与跨越才可以争创一流,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刘翔还是倒在了伦敦,但他是在行进的过程中倒下的,“国人”希望他能超越,也许他也希望超越,谁曾想事与愿违呢?刘翔倒下了,“国人”失望了,各种舆论也出来了,甚至怀疑他是故意摔倒——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超越,唯有摔倒才能自救。如果真是这样,也许是他出于无奈的选择。好在有人仗义执言,譬如梅里特的反驳。
其实,人生在许多时候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无奈的,所以有人说那些“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无奈,不但会使人惋惜、遗憾,也会使人失去信心、丧失斗志,也能令人烦恼和痛苦。面对无奈,与其挡在眼前、留在心里,任凭影响人的情绪,摧残人的心灵,不如画个句号,一笑而过,做出新的选择,寻求新的开始。”
当上上下下总在加压,要成绩,要业绩的时候。对着干找死,不对着干无奈。怎么办,好办,那就“三不主义”呗。所谓“桃花得过,杏花得过”,先应承下来再说,有时候虚与委蛇还是需要的。现实就是这样,说实话,上面不开心,不说实话,自己不开心。说什么才能上上下下开心?当然是鲁迅说的,今天天气,哈哈!不过现在的天气也是说不准的东西。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