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校,是家长学生们眼中的超级“高考牛校”,学校的作息时间被精确分配到每分钟,生活是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每个学生都在高考“指挥棒”下被题海战术“拧紧发条”,像陀螺一般高速的旋转。
这条高产“高考人才”的流水线背后有着怎样的激情、无奈与迷茫?多位出身牛校的学生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大别山深处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有人形容它“偏僻得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中学,如今是中国三大高考牛校之一。2012年学校高三复读的高考成绩斐然,理科总达线率达到92、8%,二本以上88%,一本31%。人们立刻好奇,他们的法宝是什么?今年刚高考完的学生进行了总结。
学生:高考各地的题型我们基本全部都做过。因为我们校长说,两横一竖“干”,非常用功,来这边就是来磨练意志。
毛坦厂中学所在的小镇几乎找寻不到学生能去的娱乐场所,不到6点就起来早读,夜里11点下自习,在外租房住的许多学霸常常要学到凌晨2点多,即使这样,也绝不能迟到。毕业一年的小黄说,迟到的代价很惨重。
小黄:最常见的体罚就是罚站,最低标准一个礼拜,只要在教室里面是上课时间就得站着,下课时候可以坐着,有的班主任直接把你板凳拿去办公室,坐也别坐了,就是下课也站着。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