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被人诟病的一个话题就是地区间的差异。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分数线低、好学校多,名额配给量大,这成为外地家长和考生的心病。而西部地区虽不占名额分配优势,但生源总量较低,录取控制线历年奇低,这使之成为中部地区生源向往的地方。
不同的地区,甚至是相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学生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质量也不相同。因此,政府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打破“地区决定命运”,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味对“高考移民”围追堵截,终究难以治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部署,无疑是下一步教育改革攻坚的最大难点,也是最大亮点。《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实现了一考不再定终身,也就抽去了一把“高考移民”的釜底之薪。
当然,这些改革取向对影响教育资源公平分享是重要的,但如果不摒弃按地区人为分指标的老路子,“985”、“211”这些优质资源,恐怕仍然难以为天下公享。
前不久,媒体讨论“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话题,这实质上是为公平享用国家教育资源提供了标准门槛,也只有在此意义上,“一卷考天下”才成为必要。否则,仍然沿袭招生名额分果果,省区各划各的分数线,高考回归“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就成了翻烧饼。
公众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却忽略了应试教育背后的推手。正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与失衡,才衍生出拼分数、“高考移民”、“空挂学籍”等教育怪胎。
告别“高考移民”时代,首先要在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上,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然后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才能够使我国教育更加有利于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进而搭建起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