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仔细阅读了教育部文件和答记者问以及图解。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角度以个人观点分七个方面独家解读教育部自主招生文件。
一、把自主招生定位为高考统考录取的一种补充,这是教育部最新的提法。
教育部文件指出: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要明晰试点定位,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存在的“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
把自主招生定位为高考统考录取的一种补充,这是教育部最新的提法。既然是统考录取的补充,就应当与统考录取形成更加明显的区别。换一种说法,就是高考统考录取能够选拔出来的学生就不要再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教育部正是基于这一点,在2015年通过自主招生具体实施政策的变化解决回归“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同时,不惜余力地从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十年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存在的“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顽固不化的问题。
二、原来意义上的自主招生“校荐”将不存在。
教育部文件指出: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
虽然中学仍然可以向高校推荐自主招生考生,中学校长个人也可以实名向高校推荐考生,但是由于“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这种将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校荐”。这种校荐与自荐差别不大。中学本身的信誉以及中学提供的学业成绩等材料的将比以前更重要。另外普通中学一些优秀学生往年因为得不到校荐名额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将缓解。学生由于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质也是“高校向中学推荐名额”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如果进一步推理,也不排除类似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这样的项目也会取消,至少要变换方式,不得违反“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的规定。
三、取消联考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高校考出学科特长的个性来,考生选校也选出个性来。
教育部文件指出: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试点高校考核要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确定相应的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这就意味着自主招生考核在去年已经强调“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特色,以体现自主招生试点选““偏才怪才”的本来初衷。关于取消联考问题,很多人只看到了避免高校联合“掐尖”形成加重考生负担的小高考这一层意义上。其实取消联考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各校自主招生要逐步脱离成绩择优的老路子,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考出个性来,考生选校也选出个性来。各校之间在自主招生考核选拔问题上不提倡寻求共性举办联考,把联考能办到的事情交给普通高考去办。如果我们认可这一点,就会意识到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除了继续淡化笔试突出面试以外,笔试学科不仅减少科目,还不排除脱离数学、语文等公共学科而设法考核“学科特长、创新潜质”。让高校逐步学会自己选才,为今后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打下伏笔。这对试点高校是一个考验。
四、自主招生没有突破批次分数线的限制,但是为特殊人才预留了破格录取的窗口。
教育部文件指出:入选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录取要求,原则上不应低于考生所在省(区、市)有关高校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由试点高校提出破格录取申请,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录取。
现阶段的自主招生试点仍然没有突破批次分数线框框的约束。允许破格,但是严格控制。高校突破批次控制线录取破格考生需要“社会公示”和“地方招生办核准”两道关。这说明高考公平仍然是自主招生政策需要顾及的重要方面。但是毕竟为特殊人才预留了破格录取的窗口。
五、自主招生的日程安排体现了对高三考生正常教学和应考准备干扰最小。
自主招生安排在考后进行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变化推移的问题。关于为什么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后、出分前?教育部官员谈了三点:
一是有利于选拔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出分后,高校如果根据高考成绩设定门槛,部分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稍低的学生可能被挡在门槛之外。
二是有利于维护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高考出分后,部分考生家长追求自主招生“优惠分值”目的性增强,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利害性加大,防范营私舞弊和权力寻租风险的压力增加。
三是有利于保证现行高考录取进程不受影响。如高考出分后开始自主招生,须将全国各省整体录取开始工作时间推迟2周左右,会增加全国考生录取等待时间。
除了教育部官员谈到的三点,晨雾的观点,从整个自主招生的具体的时间安排看,解决了往年自主招生“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使得自主招生在试点十几年来第一次对高三考生正常教学和高考应考准备冲击最小化。我们逐句解读:
2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自主招生简章。意味着自主招生今冬无战事,十几年来高三考生和家长可以第一次可以在高三第一学期无需操心自主招生的事情了。心急的部分考生能够和家长可以在2015年寒假思考一下开春后自主招生高校的选择。而在往年,他们要思考假期过后自主招生考试和撞车的问题了。
3月底完成报名申请,4月底前公示初审名单。这是欲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长们在高考前需要关注并完成的全部事项了。无论是有幸初选合格还是初选落榜,在高考前都无需再关注自主招生。特别是对考生而言,3月完成自主招生报名申请后,在考前就不用惦记这事了。相信在此大形势下,晨雾个人认为北京和上海都不会再继续坚持考前填报高考志愿了。2015年考生和家长们在高考前受到的干扰最小。
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无变化。
6月10日至22日,试点高校完成考核,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这是进入了自主招生的核心阶段。多数考生这个时间都已经“解放”了,少数幸运“中奖”考生需要继续一鼓作气完成自主招生考核。请注意自主招生入选资格公示的内容: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这里再一次强调了自主选拔与专业挂钩,通过具体措施的严格规定体现了“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个环节将会出现的最大问题是高校自主招生将会出现空前绝后的“撞车”现象。而高校每年这个时候又是招生宣传的最重要时期,争取获得多校初选合格考生在这个时候选择自己学校的自主选拔考试是高校“掐尖”能够做的事,但是力度已经差多了。因为考生已经完成高考,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已经有大致估计,做不得已的选择取舍会比较理性。
公布高考成绩后(晨雾注:一般在6月23日后),组织本省(区、市)有关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原则上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并进行公示。这里明确了两点,第一,自主招生考生是在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和自主选拔结果的基础上填报自主招生志愿,考生更加理性,高校无法再“掐尖”,高校只能被动“收网”。第二,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在本科第一批次之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这就意味着考生是否能被自主招生高校录取,对自己的第一批次录取没有丝毫影响。自主招生将不会再对考生本科一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发生干扰。
从2015年自主招生日程和内容安排看,自主招生仍然没有脱离高考统招录取的框架。没有实现熊丙奇教授设想的那种“借鉴港校在内地的招生录取方式,学生在高考之后根据自己的分数申请,一个学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大学”的“双向选择”模式。预计将再一次受到熊丙奇教授的批评。
六、自主招生信息公开要求公示的内容为史上最细。
教育部文件指出:公示的考生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合格标准、拟录高校及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等。
这是关于自主招生信息公开,要求公示的内容是历史上第一次这么细致。这是避免再次发生人民大学蔡荣生事件和当前全国的反腐形势迫使教育部不得不这样做。谁都知道高校腐败的三大重灾区:招生、科研项目、基本建设。
七、罚则:11个“不得”。
关于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行为。教育部文件列举了11项“不得”。都是为了保证上述政策顺利执行的。罗列如下,一看就懂,不再解析。
1.试点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自主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
2.不得在高考前以任何形式组织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考核工作;
3.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
4.不得以各种形式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
5.录取时不得突破自主招生计划录取,
6.不得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
7.不得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
8.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9.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扩大试点高校范围或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
10.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为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或违反规定程序办理录取手续。
11.有关中学等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