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
加分造假实行“三取消”
针对今年河南、辽宁出现了体育特长生违规加分问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一些地方也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资格造假等问题,影响了公平公正,群众意见很大。这次改革,是给考试加分做“减法”。
杜玉波表示,考试加分,现在社会高度关注。实行考试加分,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类是鼓励性加分,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一类是补偿性加分,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给予扶持。
杜玉波坦言,在高考加分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资格造假等问题,影响了公平公正,群众意见很大。他说,这次改革,是给考试加分做“减法”,总的原则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杜玉波特别强调,要严厉打击加分造假。凡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一经发现,实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资格和高考报名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专家观点
加分长时间为灰色地带
加分政策出台伊始,是为了保障高考公平,但随着社会发展,加分项目越来越多,导致出现了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包括很多腐败问题,这些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表示,我国考试加分在2010年已经达到256项,数量巨大。随着考试加分内容的逐渐取消,到现在仍然保留了100多项。目前,考试加分政策,特别体育特长生和艺术特长生加分屡被曝出违规,成为很大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部分的确通过特长加分进入大学,但是还有“很多学生明明连篮球都不会打,就成了篮球运动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目前的特长生加分权利还操控在行政权中,因此很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灰色运作的情况。所谓的加分并不能真正显示出学生的水平,反而会伤害到没有加分的学生,损害了教育公平。加分的不一定是真的特长生,这在很长时间都是灰色地带,没有相应的约束。特别是高考前,有的学校会“突击”出现若干国家运动员。因此,未来的加分政策,会在整体上减少。对于从小学艺术的学生,可以报考大学的艺术专业,并不受到影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必须对特长生姓名、性别、测试项目等信息进行完整公示,才有可能杜绝男生参加女子组项目测试最终取得加分等怪象。同时,高校应该享有对各种加分说“不”的权利,并能根据自身特点决定加分规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拥有多样选择权,这样无间隙的双向选择才能彻底根治乱象。
□政策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意见》要求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
★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意见》还提出,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链接
>>案例
1
违规加分
河南漯河高级中学今年74人获10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占河南全省此项加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引发公众质疑。
在2013年一次省级武术锦标赛当中,漯河高级中学报名的同学几乎都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当年800多人参加的比赛,设立的小项就有200多项,每个小项前3名都有资格申请国家二级运动员。由于每人最多可报名参加三个小项,800人中近乎一半有资格申请二级运动员。再遇上只有五六个人的冷门项目,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简直是“轻而易举”。
记者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等级查询系统粗略统计发现,2013年,河南全省有超过300人都是通过这项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主要集中在郑州、焦作、新乡、漯河等地市。
2
今年本溪市高级中学高考生1000多名,获得体优生加分者高达87人,且多集中在高分学生,受到众多考生和学生家长的质疑。许多家长表示,只要花数万元便可获取“国家二级运动员”证。同时,鞍山一中、辽河油田高级中学分别有43名和40名高考体优生获得加分,也受到了质疑。
事后,辽宁省纪委监察厅会同本溪市纪委监察局组成专案组对本溪高中2014年体优生高考加分问题开展立案调查。
经调查,本溪高中存在采取虚假手段为部分考生获取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等问题。
辽宁省处置体优生高考加分问题联合调查组7月5日对外公布,全省1072名高考体优生中,270名考生放弃加分资格,他们将按取消后的成绩参加高考录取。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