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6所学校校训高频词: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2016-07-21 10:30:36   来源: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评论:0

  中国美术高考网讯:近日,北京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生报到。踏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学子们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校园里刻在石碑上的校训
 1409016400_12_yza3.jpg

 

  中国美术高考网讯:近日,北京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生报到。踏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学子们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校园里刻在石碑上的校训。

  有公开资料显示,现代各校校训中,“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等是常被用到的词语。

  新京报记者选取北京市内54所大学、52所中小学的校训进行统计发现,这些学校的校训也未脱此藩篱,勤奋与创新两词出现率最高,均为20%,尤以中小学居多。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是校训高频词

  北京市内106所大、中、小学的校训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词语出现的频率颇高。

  有些学校的校训因此像“双胞胎”,用字重合率达75%,如华北电力大学的校训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中央音乐学院的校训是“勤奋、求实、团结、进取”;中央财经大学的校训是“忠诚、团结、求实、创新”,首师附中的校训为“自觉、勤奋、求实、创新”,和平里三小的则是“诚实、勤奋、团结、创新”。

  其中,又以“勤奋”和“创新”出现的次数最多,分别为20次和19次。记者统计发现,106所学校中,校训里同时有“勤奋、创新”这两个词的有10所,包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25中、首师大附中、陈经纶中学、和平里三小、和平里四小等。

  八字校训最多 占比超8成

  106所学校中,使用八字校训的学校最多,有86所,占比81%。这些8字校训还可分为两段,每段四字的如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校训“求真感恩,知耻砺行”;或是四段每段两字,如人大附小校训“健康、活泼、乐学、友爱。”

  非8字校训中,有的化自古语,如中国农业大学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或是直接源自口语,如光明小学的“我能行”。还有的是出自国家领导人之手,如外交学院使用的就是周恩来对外交工作提出的16字要求,“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站稳立场”。

  高校校训较中小学更有特色

  与中小学相比,被统计的54所高校校训显得更有自身特色。或质朴,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或简约,如北京交通大学的“知行”。

  一些院校还会将所擅长的专业融入校训,比如北京化工大学的“宏德博学,化育天工”之中,就暗含了“化工”两字;北京林业大学的“知山知水,树木树人”虽未提到林业,却字字指向本行。

  还有一些院校会在校训中强调专业道德,如首都医科大学便说明“扶伤济世,敬德修业”;首都体育学院则直言“以挑战者精神拼搏创新”;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与中国戏曲学院的“继往开来,德艺双馨”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专家观点

  校训的作用应是成人之“砥”

  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表示,校训历来是一所学校珍贵的价值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所学校精神的集中表达,它体现了学校弥坚历久的文化基因、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在润物无声中陶冶着师生的心灵。”

  他认为,勤奋二字多出现于中小学的校训中,说明这是一种需要从小养成的习惯,而且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要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胡显章说,这句激励历代学子的治学名言,核心也是“勤奋”。

  至于有些学校校训还爱用“求实”、“团结”等词语,有专家分析,这些院校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初建校,当时全国号召向解放军学习,上述词语则与部队优良作风有关。而“创新”的提出则是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社会环境都非常强调创造性。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校的首要功能是育人,所以校训的作用应该是成人之“砥”。

  “一个是要接受砥砺、磨砺。”储朝晖说,这意味着新生刚刚接触校训时,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体验理解、认同校训,并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走出校门之后,每个人都会面对权势、利益、各种情感的冲动等,“这时校训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成为人生的中流砥柱。”

  所以储朝晖建议,学校在制定校训时,要遵循人的成长发展和探索真理的规律,结合校史及学校的教育观念,使教育能够脱离“培训班”的模式。

  1 校训故事

  清华大学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曾当选为公众最喜欢的校训

  有媒体曾在全国范围调查“我最欣赏的十大校训”,结果显示,清华大学的校训以54%的最高获选率,成为公众最喜欢的校训。

  清华大学校训源自梁启超的演讲。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作演讲,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努力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按照哲学家张岱年的阐释,“自强不息”在政治生活方面,指的是对外来侵略绝不屈服,对不良势力绝不妥协,在个人生活方面强调人格独立,志不可夺。

  “清华校训所体现的清华精神与这种宝贵的民族精神紧紧相连。”清华大学校史专家、原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说。

  “国家自强不息需要个人自强不息”

  为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写出《荷塘月色》的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宁可饿死,也拒绝领取美国援助的面粉。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就有14位出自清华,而带领团队实现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重大突破的徐銤,曾于1955年进入清华求学。

  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国家部署,徐銤举家从北京搬到位于三线大后方的四川夹江,那边消息不灵通,科研条件也差,300多人的队伍,“渐渐地走了一大半”。

  有人也曾试图“挖”徐銤,但他从未动摇,只因“能够牺牲自己的还应该牺牲自己,这样国家才能上去,国家的自强不息,如果没个人的自强不息,也白搭。”

  清华求学生涯学会“坚忍不拔”

  如今,清华大学学子仍能在毕业典礼上聆听师长关于个人对国家责任感的教诲,和老校歌里面的那句“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从清华走出来的,都是做事踏实、勤勤恳恳的人。”清华大学2002级体育特长生任宵泽说,在学校接受的4年专业赛艇训练,让自己有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挑战任何苦难的勇气。于是研究生毕业时,本想去外企、国企的他,决定返回支教过的西藏,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2 校训故事

  北京交大 校训:知行

  两字校训强调“学以致用”

  北京交通大学主楼思源楼北侧的小广场上,矗立着学校的校训石碑,上面刻着硕大的“知行”二字,大概是全国高校最简短的校训了。

  虽然看似简单,但在该校党委副书记高福廷看来,“知行”两个字背后,蕴含着学校的育人理念。

  1921年就确定“知行”思想

  1978年,高福廷成为当时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计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当时学校只有校风,没有校训。直到2003年,学校研究决定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后,决定重启“知行”这个老校训。

  “知行”思想出自何处?高福廷说,据考证,可能出自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交通大学老校长叶恭绰。1921年9月10日,在交通大学北京分校开学典礼上,叶恭绰就希望交大师生,一要学术独立,不受外力支配,二要学以致用,贵在贡献,三要学术愈精,应用愈广。

 强调动手能力 校友创业者多

  “各个学校的特殊文化,造就了各自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学校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高福廷说,校友创业的很多,其中,新晋福布斯排行榜的中国首富李河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同班同学,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王幼君,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一个学校当老师,“但他很有追梦精神,几年后就开始创业,而且硕果累累。”高福廷说。

  如今,北交大不仅有校训碑,还有“五之文化墙”用来诠释校训,校园里也常有各种以“知行杯”命名的校园比赛和活动,让学生一入校就能够铭记校训,毕业后又带入社会中,伴随和影响其一生。

  广大北交大学子在工作中也践行着“知行合一”。如施工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技术难度大,堪称世界之最的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就有不少北交大师生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3 校训故事

  清华附小 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校训要在人生中“持续发酵”

  8月15日,正值暑假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园内,两名学生正在学校博雅楼前的广场上,追赶着一个紫色橡胶球玩耍。

  “你们知道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吗?”两名小朋友同时将手指向了身后博雅楼楼顶的方向,“那上面写着呢,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那你们知道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吗?”“知道,就是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重定校训教学生如何“成人”

  对小学生来说,“真正的人”这个概念或许还很难理解,但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坚信,这种“似懂非懂”会为学生一生的追求打下基础。

  12年前,窦桂梅出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时,便强烈建议更换带有浓重时代印记的校训,“团结进取向上之类的”。

  之后,窦桂梅不断翻阅校史等资料,确定了“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我觉得学生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成为一个有志向的人”。

  每周升旗集体背诵校训

  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清华附小每周升旗都有一个仪式,学生要背诵“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之后握拳宣誓称“我是清华少年,努力成为健康阳光乐学,拥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窦桂梅希望,校训能够成为学生人生中持续发酵的精神食粮。

  窦桂梅还记得,3年前高考前一晚,曾有学生晚上11点40分时,出现在了学校门口,“是附小的学生,想在高考前回到轮滑场坐一下。”听到保安汇报后,学校破例让这名学生及其父亲进了门,“孩子在操场上一句话没说,坐了四十分钟觉得可以了,就跟父亲回家了。”

  窦桂梅说,遗憾的是,当时保安没留下这名学生的姓名,其考试结果也无从知晓,“但是他在高考前回到母校平静心情,就充分说明附小文化对他的影响。”窦桂梅认为,小学校训应该像巧克力一样,回味悠长且能提供能量。

  4 校训故事

  北京八中 校训:勤奋、进取、和谐、致美

  校训在教改试点后定格

  北京八中的前身,可追溯至1921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兴建的原四存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私立四存中学和北京八中合并为北京市第八中学,1984年被确定为全面教育改革的试点校后,北京市第八中学的校训也最终定格为“勤奋、进取、和谐、致美”。

  老校训重视身体力行的能力

  资料显示,当时四存中学的校训是“尚实习,尚实学,尚实行”,提倡求实精神,重视学生身体力行的能力。

  1936年全北平市国文会考中,四存中学的学生包揽了前六名,学校曾因此获得为张学良将军特赠银盾一尊,上有题字:“会我以文”。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私立四存中学和北京八中合并为北京市第八中学。1950年8月12日起,朱学任校长时,把解放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传统带进了八中,使该校成为北京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的中学。

  一天182名同学报名参加抗美援朝

  解放初期和五十年代,八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抗美援朝时,高中学生踊跃参军,一天就有182名同学报名。先后有五批学生进入军事院校。

  学校还组织全校师生用讲座等形式走街串巷,宣传抗美援朝的意义。

  此外,八中师生还节约零用钱捐献;学生们还曾组成几十个卫生宣传小分队,深入到门头沟山里向农民作讲究卫生的宣传。

  1984年开始,北京市第八中学被确定为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的试点校,并在改革中逐步形成了“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宗旨,八中的校训也最终定格为“勤奋、进取、和谐、致美”。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相关热词搜索:校校 北京

上一篇:整治“权钱择校” 重塑教育公平
下一篇: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分享到: 收藏
地方美术网:
网站简介 - 网站老师 - 网站声明 - 美术投稿须知 - 视频拍摄制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合作网站:

"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链接代码: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LOGO:
"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LOGO地址:http://www.ms211.com/images/ms211logo.gif
申请加入画室大全的画室,请提前在您画室网站首页上,做好我们ms211的友情链接,然后将画室简介发送到ms211ms211#163.com(请用@替换#)。
京ICP备160449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