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高考网讯:王子恩的同学看到一家名为“博凯名师培训学校”的培训机构门前展板上,写着“热烈祝贺博凯名师培训学校尖子生榜样”,并配有王子恩的照片和成绩。该培训机构称,王子恩的物理老师是该机构的教师,但物理老师予以了否认。
高考第一名被广告
培训机构打出照片同学质疑收了广告费
8月22日,旅游归来的王子恩看到了同学在空间里发的一张照片,照片内是一张展板,展板抬头上写着“热烈祝贺博凯名师培训机构尖子生榜样”,除了配有王子恩的照片,还有一段说明,文字是“王子恩同学以656分的高考成绩荣膺‘2014年内江市高考理科第1名’桂冠!”
看到图片之后,王子恩第一感觉是惊讶,随后是气愤。他说:“看到这个展板,99.5%的人都会认为我在那里接受了培训,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所学校,学校也没主动联系过我。”最近两天,王子恩已不记得自己回复了多少同学关于广告的问题,他说:“很多同学知道我和那个学校没有关系,就发信息问我是不是收了钱,挣外快,影响了我在老师和同学心中的形象。”
记者在图片中看到,展板除了张贴王子恩的照片和成绩,还将文科第一名王安琪的照片张贴出来。昨日,记者试图联系王安琪,但是始终没有联系上。王子恩和王安琪曾经是同班同学,他说:“以我对她的了解,她应该也没有在博凯名师培训机构学习过。”
“沾光”的理由
“第1名的老师在此任教”机构说法遭老师否认
2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兴区枇杷街108号的博凯名师培训机构,学校门口依然还放着印有王子恩照片的展板,展板内容也和王子恩提供的照片一致,王安琪的照片和成绩也在同一张展板上。
记者首先以咨询者的身份询问学校招生负责人,她说:“学校是今年六七月开办的,学校的老师是来自内江六中等学校的优秀老师。”记者问及为何将王子恩的照片和成绩用做宣传,该负责人解释说:“他(王子恩)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带出来的。”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该负责人说:“王子恩的物理老师就是培训机构的老师,这个老师既然在我们学校,就相当于王子恩是他教出来的。”负责人还坚称,两位学生肯定知道宣传这事。随后,当记者表明记者身份要求采访时,该负责人称校长出差去了,今日回来之后再接受采访。
2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王子恩的物理老师李勇军,听说这事,李勇军十分惊讶。他说:“我根本不知道这所培训机构,也从未到内江六中以外的任何学校任教。”内江六中校长郑兴悦表示,如果培训机构说有内江六中的老师在那任教,可以出示相关证据,例如领工资的单据。
高考第一名告侵权
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将成绩归功于该机构
王子恩告诉记者,他从没有在内江任何一个培训机构学习过,所以他认为,这所学校如此虚假宣传侵犯了他的权益。王子恩分析说:“首先这所学校赤裸裸地侵犯了我的肖像权,就连媒体在用我照片时都征求了我的意见,而这个培训机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其次,他认为,培训机构这么做,把成绩都归功于该机构,而否定了他的劳动成果,以及他的家长和老师的付出。他希望培训机构对侵权行为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发表相关声明。“大意是学校发布的信息引起了市民误会,并对我本人公开道歉。”
内江沱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杰介绍,首先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培训学校涉嫌虚假宣传,它用与学校毫不相关的学生成绩做宣传,应该承担行政责任。另外,培训学校对王子恩的肖像权构成了侵犯,王子恩可以要求学校赔礼道歉,赔偿一定的损失。
对此,本报将持续关注。 “高考经济”
高考第1名笔记、第1名房出租、第1名保健品、第1名上过的教育机构……高考结束后,满世界铺天盖地都是“第1名”商品,似乎进入了“高考经济”的最好时机。
当“第1名”们和家长开始越来越清醒,响起侵权声音时,商家暴露的“饥渴”面目更折射出一种市场的病态思维,“分数才是最重要的。”
培训机构为何痴迷“第一名”
暗示“高考师资”效应可持续至少一年
据武汉媒体报道,请高考第1名亮相“代言”、聘请第1名为补习机构的学生们“陪读”,酬劳不少于2万元……第1名们不仅是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抢夺的目标,也是众多培训机构争抢的目标,与第1名搭边便是最好的广告,这是培训机构的共识。
武汉市一大型连锁校外培训机构负责营销的胡老师告诉记者,2002至2009年是培训机构抢夺第1名最为疯狂的时期,“大家的套路都差不多,请第1名到机构参观,和机构老师、学员合影,把照片印成册,张贴出来就算是为机构‘代言’了;要是第1名愿意,就把第1名请到机构‘代课’、‘陪读’、做讲座,一次下来,视第1名的‘劳动量’,机构给出的费用从2万至10万不等。”
尽管机构支付给第1名的费用不低,但是机构是精明的,他们知晓第1名会带来丰厚回报。胡老师说,第1名是有社会关注度的,他们给一家机构做代言,就是在暗示家长和学生——第1名是这家机构培养出来的,这家机构有“高考师资”、“高考课程”,会吸引众多家长前来给孩子报班,第1名的广告效应至少可持续一年,机构很快便能赚到盆满钵满。
专/家/表/态
“高考经济”隐含扭曲教育逻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高海波教授认为,“高考经济”是一种传统的思维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畸形结合。它是传统文化心理因素结合商业利益作祟,在商家疯狂炒作下催生的。
“这是一个很病态的思维,因为隐含一种扭曲的教育逻辑:分数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教育是为了求知而不是考试成绩”。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