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报考时,要大胆的去选择著名的一流艺术院校,比如表演就要考中戏、北电,播音就要考中传、上戏、浙传,考戏剧文学就要考中戏、北电——不要总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只敢去考那些非名牌的省级影视学院。
和高考不同,艺考有更强的偶然性,艺术类名校的大门对所有考生敞开,只要报考,都会有机会考上。在以往的辅导中,我发现,考生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小的,因为 大都是普通高中生,专业起点都很低,老师在招生时也更重视学生的潜力,而不是现有的专业水平,所谓专业很好,在考试中经常会输给其他考生的小聪明、好运气。
所以说,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水平相差无几,报考名校和普通院校,成功的几率差不多,那为什么不选择名校呢?名校给学生带来的不只是就业机 会,还给学生引 向更宽广的艺术道路;而那些非名牌的省级影视院校的毕业生,最基本的专业对口就业都保证不了,总不能学了四年表演、播音,却要转行去卖服装吧?
另外,名校考试过程受关注度高,考试过程中更加透明,保证了公正性。(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看看我另一篇文章:《谈谈电影学院、中戏、中传这些学校招生中“黑幕”和“操作”》,,可以登录影路站台论坛或者是关注影路站台微信公众号。
报考了名校,即使没能考上,考生经过大阵势的历练,能够在以后的考试中更加自信,更加得心应手。这份信心在非名牌的学校考试过程中,可是得不到的!
原则二:仔细分析自己各种优势劣势,扬长避短的选择专业
在选择报考什么专业时,学生要尽可能全面地分析自己的特长,这个特长,不只是专业上的,包括各个方面。
比如,外形好、沟通能力强的,尽可能选择面试比较多的专业,你的外形和沟通能力,一定可以很好的打动考官;喜欢写作、文字功底出色的,可以选择一些文字相 关考试的专业,比如影评、散文,这样才能通过文字来打动考官;各种知识丰富,知识面广博,阅读量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文艺常识类考试的专业。
同理,考生也要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劣势,尽可能的避免在考试中暴露给老师。比如:普通话不太好、性格内向的考生,尽量回避一些面试多的专业,如果真的想 考,要在考试之前充分做好模拟面试练习。字迹比较难看的,就尽可能避开写作的考试,满篇难看的字,老师可能看也不看就把这份考卷的主人淘汰了。
另外,要对自己的一些文艺特长有信心,一些只懂得皮毛的特长也可以作为选择专业的资本,比如曾经学过萨克斯,可能水平不高,也可以吹吹看,考官不是专业的萨克斯老师,他们不会判断你吹得好不好,他们只会觉得你爱好广泛,是可造之材。
原则三:充分考虑自身文化课现实情况
考生在选择报考学校时,要了解一下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往年录取学生的分数线,虽然是往年的,但只要录取原则不变,这个分数线还是有一定稳定性的。影路微信的公众平台应有尽有。
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录取线一直都是比较高的,通常都要高于二批本科提档线,如果学生的文化成绩只能考400多分,就不要选择了,否则即使通过了专业考试,文化课成绩不够,岂不是白费功夫。
同样道理,如果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很好,能达到一本线左右,那不要犹豫,一定要去考考中传之类对文化课要求高的学校。因为一般有个规律:学校对文化课要求越 高,专业课考试就越容易通过。而且因为有文化课的限制,很多实力出众的竞争对手都不会报考这个学校,比如以往影路站台的一些学生,我个人认为他们如果去考 中传,肯定会是专业前10名的坯子,但他们考虑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就没有去考中传。
当然,专业考试时间一般都是2、3月份,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这时候的文化成绩还是有提高余地的,按我的经验,一般考生在通过专业考试后,如能全力补文化课,一般还是能提高50分左右的,尤其是文科考生,最后阶段的死记硬背,能拿下不少分数。
原则四:尽量多报几个学校和专业
因为艺术考试的偶然性极强,考生尽量不要抱着“非某某大学、某某专业不上”的心态,盲目自信自己的专业水平,考试竞争激烈,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一定考上,如果只报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就要冒落榜的危险,对于艺术类考生,复读可是很煎熬的。
考生可以仔细计算一下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考试时间,在类似的专业间,尽可能多报几个学校。“条条大路通罗马”,千万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并非只有电影学院才能学电影,姜文、张扬就是中戏毕业的;也并非只有导演系才能当导演,张艺谋出自摄影系,贾樟柯出自文学系。
另外,在选择学校时也要分开档次,不要全报考竞争激烈的名校,应该既有名校作为理想目标,也有差些的学校作保底,把自己报考的院校分为上中下三档,每档都 有目标,比如:影路站台中准备考戏剧文学的学生,我会建议他们以中戏、北电为第一档目标,以上戏、中传为第二档目标,以南艺、国戏、重庆美视为保底的第三 档目标。虽然我知道只有名校才能给学生足够的专业知识,但万一你不想忍受复读的辛苦呢,差些的学校也是个大学嘛!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