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投影
背光体系中的一部分,是指物体经过照射后形成的阴影向环境的关联性再投射。
投影的形象受形体自身形象的制约,也受接受投影的物质形象的制约,也就是说,“投影”不会漫无目的地孤立存在,它是一种“软造型”,投影的形状准确与否,也就等于暗示了“投”与“被投”之间,形体结构的形态转折关系准确与否。
投影轮廓的清晰度和深浅程度,受光源与形体距离远近的影响,越近则越清晰、越深,与亮部的明暗对比越强烈;越远则越模糊、越浅,与亮部的明暗对比越弱。
图2↑
反光
反光:背光面的一部分,物体的背光部分受其他物体或物体所处环境的反射光影响的区域。
处于明暗交界线以外的其他明暗面,多少受到其他物质反光的影响而形成反光面,反光的强弱由物体自身固有色的深浅、自身质感接受环境影响的能力,和环境相向影响的强弱程度所决定。
“调子”在素描绘画体系中的名词涵义
“调子”,原本是音乐领域的专有名词,用来界定曲调旋律的总体高低属性。
简单来讲,在素描绘画体系中,调子是指素描明暗对比的深浅强弱关系。
物体的形象在光源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
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以及物体与画者的距离不同,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区别。
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
在受光、侧光、背光三大面中,根据光反射的强弱程度,形成了五个调子。除了亮面的亮调,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另外在灰面与暗面交界的地方,既不受光源照射,又不受反光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
在学习素描时,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非常重要,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大面五大调子”。
图3↑
五大调子
五大调子:五大调子是西方绘画体系中素描教学所用到的专业术语。是指具有一定形体结构、一定材质的物体受光源的影响后在自身不同区域所体现的明暗变化规律。
亮部:受光面,包含高光部分在内的物体受光最充分的区域。(高光是物体受光部分最亮的点,表现的是物体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见于质感比较光滑的物体。质感粗糙的物体高光反射不太明显。)
灰部:侧光面,亮部与明暗交界线之间的灰阶过渡区域。
明暗交界线:背光面的一部分,区分物体亮部与暗部的区域,一般是物体的结构转折处。(明暗交界线不是指具体的哪一条线,它的形状、明暗、虚实都会随物体结构转折发生变化。)
反光:背光面的一部分,物体的背光部分受其他物体或物体所处环境的反射光 影响的区域。
投影:背光面的一部分,物体本身遮挡光线后在空间中产生的暗影。
照片插图2(石膏球体的五大调子)
素描基础教学中常用石膏球体举例说明如何区分“五调子”。
在素描基础绘画学习中明确的表现物体的三大面 五调子,更有助于表现物体的体量感、质感,有助于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
图4↑
特殊形体、特殊材质的物体受光源影响后不会产生明确的三大面 五调子变化,如:液体,玻璃,金属等。观察和表现时应予区别对待,在整体关系的框架下找出物体的独特魅力。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