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挑”学生到“挖”学生
“当年我们考学的时候,上海全区的中学生都来报考,真是万人空巷。现在即使定向 委培、学费全免,也只有几百人来报名,最少的一次只有80多个人,挑都没法挑。”一提到沪剧专业的招生,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就眉头紧锁。 招不到上海孩子,戏校的老师只好深入周边区县去找,甚至到附近省份的县、乡、村里去“挖”。“招来的学生不会讲上海话,甚至听都听不懂,还得一字一句地教 会方言才能学唱,放个暑假回去,又打回原形了,还得重教。”对于这种现状,茅善玉和她的同事们都很无奈。
“中国人对油画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国画,特别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美术学院里油画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是第一。”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油画家靳尚谊说。与此同时,传统中国画专业继续遭受冷落,有专家称,由于较为冷门,中国画专业已经成为一些期望“混”文凭的考生的理想去处。
戏曲专业的生源萎缩则更为严重。“不管是京剧还是地方戏,相关专业的招生情况一 年不如一年,特别是戏曲表演专业,优秀的考生极为匮乏。”据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透露,2015年戏曲专业招生继续遇冷,不仅生源基数缩水,招生标准也连续下降:“过去是千里挑一,现在有一个算一个。”
传统艺术日渐边缘化
不仅是艺考,从少儿艺术培训中,已能看出“中”冷“西”热的苗头。据了解,中国 学习钢琴的儿童数量已到达世界第一,远多于学习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人数,芭蕾舞、拉丁舞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也远高于中国古典舞。家长们乐意让孩子去学习主持、演讲,但却很难发现哪里开设了相声曲艺的儿童培训班。
“即使考国画专业,也要先考素描,这些课程本身以西方艺术理念为基础,因此只有进入大学之后,再对学生的画风和观念进行调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认为,中小学生从小接触传统绘画较少,从教育到生活方式都受西方影响较多,是艺考西画专业更为热门的直接原因。
而随着戏曲艺术的式微,戏曲专业也越来越“边缘化”。很多家长一听孩子是去学戏,便极力反对。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生负责人程绪斌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好“苗子”,往往因为孩子父母阻拦而只能作罢。
“从全国来看,许多戏曲院校缩减,或改为综合性艺术院校,有的省艺术学校干脆不设戏曲专业。”茅善玉在她《关于〈对京津沪戏曲院校进行调研,进一步深化戏曲教育改革的提案〉》中写道。
她举例说,受种种因素影响,上海原有的戏曲院校已从体制上转变为隶属于培养话剧、影视表演及创作人才的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按照学校的统一教学要求,只得放弃戏曲传统的一对一口传心授式的教学,同时带3个不同年级的孩子一起上课,而按照物业人员上下班时间开放的练功房,也很难适应戏曲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早功、晚功练习。
出路太少是根本原因
“艺术教育的冷热不均归根结底在于就业问题。孩子学习传统艺术,受苦受累不说, 就业生存也困难,家长自然不支持。”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举例说,原先江苏省戏剧学校的招生情形很好,后来院团转企改制之后,招生情况便 大不如前,原因就出在从前是定向招生,学生毕业有去处,而且是事业编制,家长觉得那是光荣的“文艺工作者”、引领社会前进的“艺术家”,现在院团改成了公 司,家长担心孩子学了半天,毕业了到企业赚得少,还得“跑码头”,没有前途。“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掌上明珠,哪个家长能舍得孩子受苦。”高云说,传统艺术专业遇冷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起来也需要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一些有生源的专业来说,前景似乎也并不乐观。“从现在来看,学习民族乐器的 学生为数不少,但国内许多民族乐团的发展不太景气,很多院团转企改制后,都停止招收新人,也很少再有事业编制。对许多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长此以往,肯定会对这个领域带来负面影响。”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也表达了他的担忧。
“现在的学生往往功利心较重,家长也更看重孩子能否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驱 使更多考生去选择能够迎合当下市场的、有前景的专业。而社会为这些学习传统艺术的孩子提供的‘出路’太少,因此这些专业也不可能不‘冷’。” 谢柏梁认为,当前虽然政府多次表态要支持重视传统文化发展,但是从教育与文化的顶层设计上,并未将传统文化艺术置于其应有的地位。“相比意大利甚至整个欧洲对歌剧 的悉心保护、发展,日本对本民族‘能乐’的呵护及推崇,我国对戏曲的认识、尊重和相应的保护,还停留在较为滞后的阶段。”他说。
传统文化艺术后继乏人
在诸多传统文化艺术门类里,最直面人才危局的戏曲行业,正在谋求扭转局势。这些年来,中国戏曲学院为所有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全免学费。地方的一些戏校为了挖掘、培养人才,也与当地的院团相互合作,开展起了“联合招生培养”“定向委培”等项目。
如安徽宿州市泗州戏剧团与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签订协议,委托其招收泗州戏学员,并共同定向培养这些学生,为剧团直接输送泗州戏演员人才。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团长李书君告诉记者,2014年招了20个人,但当谈起2015年的招生计 划时,李书君面露难色。“经济状况不允许,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投入太大,院团经济上的包袱越来越重,做不到连年不断地招生。”
已招收两批沪剧新生力量的上海沪剧院,也由于要与院校共同培养学生而在经济上感 到“压力山大”。“没有合格的戏曲接班人,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茅善玉在她的提案里写道。为此她提出建议,希望文化部和教育部组织调研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戏曲院校,做出符合当今形势及艺术本体需求的顶层设计,切实遵循戏曲教育的规律办学,以期进一步深化戏曲教育改革。
但戏曲教育的改革终究只是冰山一角,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艺考冷热不均的问题,恐怕是一个唤醒中国人集体文化自信和觉醒的整体工程。
两会提案延伸阅读
改变艺术教育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
尽快改变美术教育西化标准
中国美术的繁荣和发展还需要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文化及中国美术是一个独特的体系,与西方美术不同,应该从美术教育抓起,目前中国的美术学院大多是西化的学院,课程也一般是西化的课程,标准是西化的标准,应尽快地改变这种状态。
中国的书法教育目前已经进入到小学三年级的必修课,这很好,但是他认为,书法教育应该从一年级抓起,从孩子上小学一开始,就应给予他这种环境,这个书法教育基础很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雕塑家李象群:
改善美术教育的"倒金字塔"
今年带来的提案是改变美术教育的"倒金字塔"结构,改变从大学开始的精英美术",而将美术教育更广泛地普及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李象群建言,素质教育革应当加大对美术、艺术、音乐等"美学教育"的投入力度,让"美育"在基础教育中普遍化。
关注艺考之后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
艺考之后人才培养
其实大师和艺术家不是大学培养的,应该是社会培养、社会造就的。在'艺考'之后的人才培养,应该从艺术学科专业的内在规律出发,结合人才的需求和面向,健全分类体系。其中既有精英教育,也有大众教育,有纯粹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要相关的职业教育。艺术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应该是精英教育。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双向的,教上要进一步摸索规律,更有特色和对性。选择艺考的广大考生也要转变观念,全面看待艺术的发展领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喜欢,选择适合的学校,有更好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
建立青年美术人才专项基金
当前每年国内专业美术学院毕业生数量达2万余人,其中进入大学、画院、美术馆等研究机构工作的毕业生不到1/3。一部分进入市场机制中的公司和企业,或者自主创业,也有很多底子好的青年美术工作者放弃了美术创作。另一部分毕业生则散落各种艺术区、艺术村。
吴长江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整体设计,设立中国青年美术家成长基金,通过设计长期的推进计划和细化项目,形成吸引、发现、培养、扶持、管理青年美术家的有效机制,让包括自由职业美术工作者在内的青年美术家形成合力,参与和推动主流文化,同时也为积蓄人才力量,助力优秀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提升整合教师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美协副主席何水法:
完善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制
何水法就传统书画教育问题在两会上指出,"当下"传道"与"授业"的任务主要由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来承担,在这三个阶段的教育之外,也有三种继续教育形式。就目前的师资教育状况来看,成人教育仅仅起到了较小的辅助作用,相对于西方国家成人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言,我国的成人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传统书画教育体系,但由于受制于师资条件,目前尚不能满足广大书画爱好者,尤其是已经具备一定水平又期待得到更好提升的专业从业者的受教育需求。他倡议,在中小学与高校传统书画教育之外,设立高端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构,完善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制,推广名师讲学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满足民众和社会的双重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
逐步缓解中小学书法师资的严重短缺
教育部已于2012年秋季把中小学书法教育列入国家课程,并正式实施。至此,书法教育已经开始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由于中断时间比较长,本来就很严重的师资短缺,更加凸显出来。
卢中南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保障制度,建立书法教师职称序列,引导从事书法教育的专任教师,并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体制。他还建议,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建立书法教育志愿者工作机制,为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提供社会支持。同时,借助具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的力量,集中专家讲课,开办网络教育电视台,并整合书法教师资源。
全面普及艺术教育
陕西省政协委员王宏:
推进贫困地区艺术教育
"中国农村儿童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低下,艺术教育情况尤为令人堪忧,艺术方面的人才也非常缺乏。"建议在广大农村开展免费的基础艺术教育:如绘画、书法、合唱(歌唱)、舞蹈、戏剧和民间艺术的培训班,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辅导农村孩子的艺术技能,使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公共的艺术教育。
政协委员于少华:
艺术教育应先普及后提高
"艺术美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方面。艺术教育应该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大家都会了,整体水平自然提高。"老师和家长的眼光应该放长远一些,放到素质教育上。艺术的目的是给人带来愉悦,让人们更幸福更开心。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