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2-1 来源:佚名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影像:学生在各个办公室找院长
学生:“罗书记,我们有事想问你,关于我们论文的事情。”
罗书记:“论文,昨天你们(论文)结果晓得了吧。”
阿丘:这些孩子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四的学生,这些大学生最近可成了新闻人物。不过,他们出名不是因为成绩优异,而是因为他们的毕业论文都没通过,就是类似考试不及格吧!
(报纸音乐)
解说:近日,有媒体爆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全班学生,共12名。
他们的本科毕业论文均因“不具学术性”未通过答辩。学校要求学生重写论文方能毕业。
(纪实:油画班和雕塑班同学找院方讨说法在楼道里碰见罗书记)
罗书记:“现在不是叫你们修改吗?结果相差太大了。”
学生:“我们有十二个人都被枪毙了。”
罗书记:“没有说枪毙,通知下来就是说根据不符合,有问题,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文字不够。”
学生:“对,我知道。”
罗书记:“第二内容不切题,第三格式不对。”
阿丘:整整一个专业班,毕业论文集体被腰斩,确实有点匪夷所思,难怪上了报纸,难怪同学们急着找院长,那咱们这些大学生们的论文到底是怎么写的?怎么就全军覆没了呢?我手上拿的就是其中一位学生的大作,咱们一起来拜读拜读!
“老师让我讲讲教经济学的老师,他上课就给我们念课本,用不着那样的老师,学校里有很多‘废物’老师。”
还有啊……(接着念)
“在杭州教书时认识个女的,是我女朋友,喜欢她,因为有文化,虽然她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文化课总分是七百五,她才考了三百出头。我妈问我干嘛不在上师大找个女的,我说她们没文化,虽然高考很牛,但都很傻,教育制度把她们都搞傻掉了。”
以上这篇论文,题目是《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作者为油画专业的郭圣良同学。呵呵,阿丘我才疏学浅,这样的毕业论文还真是头一回见识,的确不同凡响。好了,不卖关子了,论文创作成这个样子,说来还真不怨同学们,我看了全班同学的论文,多少都有几分天马行空、信手拈来的意思。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写,乃--是--因为,他们的老师,论文指导老师,要求他们这么写的!
刘大鸿:“你用一种标准论文的概念来要求它,觉得论文一定要怎么写怎么写才叫论文,我觉得首先应该破除这种概念,特别对搞艺术的学生来讲,破除这种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个创造性工作。”
(影像:刘大鸿在办公室画画)
解说:刘大鸿,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老师,2002级油画班的论文指导教师。上学期一开学,他就给临近毕业的学生们,提出了写论文的标准。
刘大鸿:“就让他们把这四年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总结一下,每个人总结一下自己,就是把自己理清楚,我觉得结合我们的专业,结合我们的学习,再结合我们的实践,把自己理一遍,我觉得比较有价值。”
阿丘:刘老师强调,他给学生出的论文选题是“以四年的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为基础写出自己4年的学习感受,要求区别于以往的泛泛空论,也不要赘述“某画家、某风格、某流派……”云云。而刘老师之所出这样命题,不仅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且还是有的放矢。
刘大鸿:“去年的一次答辩,我发现90%的学生都是抄的,而且这些学生我都熟悉,关系都非常好,而且答辩老师我们关系也非常好。他们本来是想让我们糊糊过去就算了,但是我实在是很难忍得下去,我还是全部揭穿了。”
记者:“我相信这种抄袭可能不仅在去年有,您以前每年都会碰到。”
刘大鸿:“因为前几年我没有参加答辩。没有参加答辩,还没有那么切实的感受,但是去年我才发现,这个已经很严重了,以前的抄,他们抄的,是网上下载,我以为只是个别现象,或者某些人的现象,没想到现在是90%以上的抄袭的现象。”
阿丘:刘老师说,他是对司空见惯的抄袭再也看不惯了,才出此招数。说到这,我想给你再次介绍一下这位刘大鸿老师,45岁,山东青岛人,1985年从浙江美院毕业后,一直在上师大任教,他被评价为中国“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画家之一,在海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
记者:“我觉得这个听起来很像我们大学四年的一个总结?”
刘大鸿:“它有总结的成分,但它有学术的成分,因为这个总结和一般的小结不一样,它总结的是要求有学术观点,这里边有学术的问题。”
记者:“那你觉得你的学生能够完全理解你的要求吗?”
刘大鸿:“我觉得看每个学生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是比较深入的理解,或者说他本身技术就比较好,水平比较好,那么就可能得到优异的成绩,有的学生可能理解得一般一点,他的成绩就会低一点,或者说有的同学想回避我这个问题,他不是非常想要面对自己,可能他就避重就轻,那么他的分数就可能低一些。这是每个学生自己的水平,来决定的。”
刘大鸿:“因为我首先一看他们论文我就知道,他写没写自己是不是从自己这几年的来入手,来感悟。因为这四年都是我带的,我很清楚他写没写自己,那是不是只要他们写自己就可以了,至于和学术和他们的专业领域是否挂钩。”
记者:“您觉得都是次要的。”
刘大鸿:“我觉得首先一定要写自己,另外,他们必然要挂钩,因为这四年就是学美术专业,我们就是接触这个美术活动,和艺术有关,包括他们找工作都是和艺术有关的,他不可能脱离他所学的专业。”
阿丘:在刘老师以上的思想指导下,同学们完成了论文,刘老师也比较满意。5月12日,在例行的论文答辩中,油画班12名学生整体通过,其中3人成绩还被评为“优秀”。论文答辩后第三天,美术学院学位委员会的7位老师对全院150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审查,刘老师作为成员参与其中,他说,当时并没有人提出异议,按照以往的惯例,这就意味着论文全都合格了。可到了5月24日,事情突变,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徐芒耀院长组织召开第二次评审会,在这次会上,油画班12名学生的论文被裁定为“不及格”。这次会共有7位院方学位委员参加,另外包括3位副院长以及指导老师刘大鸿在内的其他六名学位委员缺席。第二天,学生们接到重写论文的通知。事后,学院正式作出答复,根据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那些论文被判不及格的理由是:--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具专业性,最重要的是没有学术价值。
刘大鸿:我觉得传统意义的论文,所谓传统意义上的论文,其实是一个假象,一个本科生,你想想他写出非常严谨,严密,有观点,有论证,那样的论文其实本身是不可能的。能写出什么样的你所说的专业论文。
这个本身就是要逼良为娼的事情。。。。
记者:“你觉得你的学生做不到,还是所有的学生?”
刘大鸿:“学生基本上都是做不到的。”
记者:“你对这个学术性的界定是多少?”
刘大鸿:“我觉得学术性他有很多真的很有学术观点,对一个问题能够论证的很严密,能够论述的清楚,这样一些,他能提出一些问题。”
刘大鸿:“一般本科生做不到这一点,他可能提出很多观点,或者想法很有意义,但是你让他论说的,按照现在所谓论文标准,论证多少严密,怎么论证,怎么论据,怎么论点,怎么论出来,我觉得这是不大可能的。”
记者:“可是那些本科生还是写出来那样一些论文,有些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
刘大鸿:“这就是我们的腐败所在,我认为这里面有太多的水分,太多的我形容一下,都不知道被人嚼过一百遍的馍,再来嚼一遍一点味道都没有,无论是内容,材料,还是感觉,这种论文真是一点味道没有,甚至恶心。”
记者:“是不是您太低估了这些学生们的能力了?”
刘大鸿:“没有太低估,我知道就是这么一个水准。我在第一线,教学第一线,我深知他们能够写出什么东西来。”
校园
隐黑
丘:事发后,刘老师对院方的处理很是不满。6月1日,该校书记、校长专门牵头召开磋商会,制定应对方案。6月8日,校教务处下发《关于同意美术学院2002级部分学生毕业论文重新答辩的意见》,建议学院学术委员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客观、公正地对毕业论文进行审查,并安排再次答辩在17日进行。看得出啊,这是学校给不及格学生的一次补考机会,不过啊,学生里居然有人非但不领情,还扬言说:就是不改!此人就是前面那篇《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插画面)的作者,郭同学。
郭圣良:“我没法改,按照他们的要求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影像:宿舍郭上网)
解说:郭圣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2002级油画班学生。
郭:“写论文就是拿一个文凭吧,应付一下,我没必要说跟他们捣乱,我也知道他们想要的什么东西。”
解说:郭圣良正忙着筹办个人画展,他本不想因为论文的事情牵扯太多的精力。
郭圣良:“他让我写对艺术的观点,然后我就不敢写,因为写了肯定不能过呀,他们学院有权力的人,他们画的画,他们的艺术观点,不能说那是艺术观点,他们技术观点我很清楚,所以我没法写,就叫刘老师给举了一个题目,他给我举了很多题目,我挑了一个最容易写的,就写了。”
阿丘:郭同学这篇《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用8000余字的篇幅讲述了大学中的“人和事”,共有4个部分,分别是“老师让我讲讲大学里的一些人”、“流行艺术”、“老师让我具体讲讲我的画”和“另一个地方”。内容包括对大学期间身边人的记录,提到了“同学减肥”,提到了芙蓉姐姐,有对他的老师、同学在生活、学习和创作理念上的描述,也有他对艺术史理论和绘画的实际感受。除此之外,他还在论文中提到了自己的女朋友。郭圣良的这篇论文在12位同学当中是被争议最大的,可也就是这篇论文,却让刘老师颇为欣赏。
刘大鸿:“我不喜欢假的东西,我觉得你活着何必这样呢?你到底为什么呢?求什么呢?这个假能够带来什么呢?我总感觉到最让我吃惊的是,我们对假的东西那么容易忍受,那么容易欢迎它们,那么载歌载舞地去欢迎假的东西,真的东西出现那么一点,就彻底打杀掉,彻底枪毙道,我觉得我们这个导向是很值得深思的,这就是我坚持认为郭圣良的文章好的原因,你可能说学术上不够深入,专业方面,结合得不够紧,但是他的真是最可贵的,他触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怒也好,是鹊起也好,或者是受到感染也好,他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说明他的论文是有价值的。”
记者:“学生们都很认可你的做法?”
刘大鸿:“我觉得他们都很认可,你可以采访他们,你也会知道,他们对老师是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评价。”
记者:“所以你就做了这样一个尝试。”
刘大鸿:“对。是这样。”
记者:“但是尝试失败了。”
刘大鸿:“我不认为失败了,因为很多人认同我的做法。我认为这样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我觉得这个和失败还是挂不上钩。我不大在意这种失败,某些同写我觉得很感动,很多学生为了把事情讲明白,他宁可不要文凭,他要把事情讲明白,这使我感到下一代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是有的学生他能力不要文凭,他也要事情讲清楚,我觉得这个精神是很可贵的。”
记者:“您赞同他的这种做法吗?”
刘大鸿:“这种精神我很赞同,但是我站在他的家长,他的前途这方面,我还是希望他把证书先拿到,再讲道理,但是,有的学生你劝他,也是劝不过来的,那我也很赞赏,其实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有这么点骨气,一个证我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
记者:“说说你对刘老师的论文要求,你感觉到怎么样?”
郭圣良:“我感觉还可以,比较自由,比较真实,然后对个人有帮助。”
记者:“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郭圣良:“对我当然没帮助了,因为我不想写这个,不是不想写的,不是我想写的东西,对别人肯定有帮助,因为用文字总结总是一个好的,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一点。”
(校园空镜)
阿丘:此事在学校中闹得是沸沸扬扬,我们后来才知道,在此次论文事件中,除了刘老师负责的油画班全军覆没,该院雕塑班全班8名同学中,也有5人在评审中被判定不及格。而且,据说没过关的论文被指责的毛病也类似。雕塑班的指导老师向京,在私下,她和刘老师是朋友,也属那类思想新锐、喜欢探索的人,这次论文事件中又是同病相怜,但有意思的是,两人的立场却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大学生应不应该、能不能够写出有专业水准的论文这一问题上。
向京:“我觉得我始终反复在强调,一句话,你们是专业学艺术的学生,我说你喜欢就算了,你随便喜欢喜欢,随便爱好爱好,但是你们既然能使专业来学的,我希望你们有点职业精神,对跟自己专业有关系得一些问题和内容,我希望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探讨。”
向京:“一个我比较赞同大鸿说学生的,不可能让这么年轻的小孩,写出怎么样的一片像样的文章,这个我赞同,我觉得任何人也不能低估了年轻人的潜能,我觉得作为老师,应该做到的工作是,应该把这种东西所谓的潜质潜能挖出来,让它发扬光大,让他非常健康的成长起来。所以就说,不要小看学生,不要就说他们没有理论,或者没有可能性做出有深度的东西。”
记者:“他是觉得可能是我们这种教育,学院老师可能没有能力教授他们这么高深的理论。”
向京:“我觉得,因为我们带的是自己的学生,因为可能四年,都是一起相处的,那么你如果没能力带,那是你自己出问题了。就是学生到一定时候也不需要老师了,他们自己会像植物一样拼命的自己吸收自己的营养,所以我从来不敢低估学生。”
隐黑
影像:校园
解说:6月14日上午,学生们陆续收到该学院院办通知,此前不及格的论文在修改之后于15日早上交到学院院办,并准备于当日参加答辩。6月15日早上九点半,美术学院2002级部分毕业生毕业论文提前进行了重新答辩,郭圣良因为拒绝修改其毕业论文而未参加答辩,当天晚上8点,学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结果出来了,共有5名学生的论文成绩仍被判为不及格,其中2002级油画班三人,另有2002级雕塑班两人。
(影像:学生们吃饭前讨论)
郭圣良:“其实我的态度是最正确的,一定要保持原判。可是你们非要答辩,这下好了。”
其他人:“他们(学校)没有给我们合理的解释过,应该有个合理的解释.”
郭圣良:“跟他们有什么好解释的,他们讲道理的话早都解释好了。
跟什么人说什么话。”
其他人:“现在要据理力争。”
郭:“跟他们讲道理。我们已经给他们很多个台阶了。”
主持人:我的同事回来也说,其实她很想当面咨询一下院方的意见,俗话说“兼听则明”嘛,可院方表示,因为事情正在处理中不便接受采访,唉,倒头来,还得我的同事向刘老师多问几道问题,既算表达她自己的疑问,也算是替这缺席的一方补个位吧--
记者:“论文的规范是定给全校的学生,这样子有便于管理,”
刘大鸿:“但是我认为学校现在已经太羁束化了,太官僚化了,已经到了非要改革的不可的时候了,他们为了管理的方便,就可以随意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的东西,有火花的东西,有灵感的东西,我这其实是本末倒置,本来管理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的发动性,更好地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更好地让他们成才,不是为了把他们全部卡掉。”
记者:“但是我相信学校的要求不是针对你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其他的学生也都这样做。”
刘大鸿:“我觉得这么这样的要求,全国统一,这就是糟糕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大学,或者说我们的教育要衰败的地方,现在有些人谈到教育的腐败也好,教育的滞后也好,其实这些东西本身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落后,教育首先要发挥每个老师他的主观的,要发挥出每个教授的特色,每个教授的特色要发挥出来,每个教授要带动学生各取所长,这样学生可以有互相竞争,也可以比对一下,大家互相吸取一些互补,优势互补,不能大一统,所有的人都是按照一个路子走,这样的话,学校根本就没有活力,那就是很死水一潭。”
阿丘:在第二次论文答辩中,油画班9名学生通过,据学生们透露,这过关的9人中有8人是在答辩的前一天经过了专门辅导的,而给他们进行辅导的是该院院长徐芒耀。这位徐院长咱们有必要认识一下,前面也提到过,正是徐院长发现问题并重新召开评审会,否决了那些论文。徐芒耀1945年9月生于上海,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后又进修于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理事。其作品多次获奖,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说到这,有个插曲不得不说一下:一度过关的论文被徐院长主持的评审会封堵回来以后,油画班的12名学生曾向校方递交公开信,指出老师刘大鸿与院长徐芒耀学术观点相左、双方在教学思路上摩擦不断,怀疑此事与双方旧怨有关。而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中,该校副校长项家祥也证实了指导教师和学院院长之间有学术分歧。不过我阿丘就有点不明白了,这学术分歧本属正常甚至是好事情啊,说实在的,我不太相信这两件事之间会有什么必然逻辑,因为持这种猜测的人等于把学术和权力给扯一块了,同样,我的同事也不信,她曾试图联系过徐院长,想请他出面澄清一下,但很不巧,徐院长的手机一直关机。
解说:学校表示,本次答辩后,不及格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一个月内申请重新答辩或者在明年这个时候重新写论文。
我的同事还了解到,近日,美术学院所有教职员工均接到一条院办发来的手机短信,如接受记者采访必须通过校宣传部门。所以,我的记者也不便采访更多的人了。
(影像:刘大鸿画画讲解画的含义:隐黑)
刘大鸿:“我要把郭圣良都画进去,这些地方,郭圣良在抗争、李俊在沉思、还有几个学生在思索。这些东西就是把它就变成一张创作,猫头鹰咬住它的嘴,不让别的东西、别的鸟叫一下。”
(影像:毕业典礼隐黑)
阿丘:一场论文风波,让我们接近了这些艺术院系的学子们,接近了他们的成长和烦恼,接近了培养和塑造他们的那一道道目光,也接近了检验和评价他们的那一条条标准……我想,不管这些目光有着怎样的分歧冲突,无论这些标准有着怎样的长短优劣,最终都要为教育理想服务,最终都要服从于学生的成长。我想,在此前提下,坚持和思变,甚至分歧与争议,都是令人尊重的吧。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以上画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