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关于中国当今大学收费的看法


时间:2005-6-17 来源:人民日报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bnei跳转页

  近15年期间,国民人均收入提高了2—3倍,但大学收费却提高了25—50倍。大学收费与国民收入严重错节,不成正比。现在的大学教育已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大学的高额收费已涨再涨,使人们难以接受。大学已经不在是文化的摇篮,而是纯粹的高利润“企业”。一方面,盲目的圈地扩建新校区,增加其豪华程度;另一方面,又不断的增加学费,作为其教育成本的重要来源。教育不切实际的高额收费,以及其教育质量的下滑,不得不使我们国家加快高校改革。

  [关键字]:高额收费; 已涨再涨;高利润;高校改革

  在当前的物价条件下,难道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10多万元的费用吗?是不是把学校盖高楼、买仪器设备,甚至学校官员购买豪华进口小轿车、名为出国考察实为旅游的所有支出都分摊到每个学生头上了?高额的大学收费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高额的收费已成为大学的一大特色。现今大学已经渐渐逃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正在远离文化,正在不断蜕变,正在走向一种商业模式,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中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俨然与企业并无多大明显的分别,只不过名誉上更冠冕堂皇些罢了!
其实,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高等教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完全依靠国家财政,由国家负担成本。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它是一种高回报率的产业,学生从中收益,接受完高等教育可以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获得比较高的收入。因此需要进行成本分担,让学生掏一部分钱。这样来说,大学适当的收费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有一些大学收费却是高的离谱,让人们难以理解和接受。

1。暴涨的大学收费

  据统计,中国从1989年开始实行大学收费制度,当时每学年学费是200元。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经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而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1000~1200元;再加上吃饭、穿衣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4年大学需要4万元左右。另一些民办高校和那些二级学院所收的学费高的更是惊人。

  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9422元和2936元,那么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居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可以说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已经逼近甚至在部分地区超过了我国广大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

  现在有多少穷人家的孩子本来能考上喜欢的学校,却连报名都不敢报,为什么?学费太高了,靠父母的那点儿血汗钱,供的起吗?所以,即使硬着头皮考上了,也是负债累累,怎么办?男孩子到处去打工赚钱,女孩子呢,为了自己上学,为了家里的债务,很容易受到诱惑,去做这种来钱快,又轻松的行当,进一步走向堕落。有一首有关大学收费的诗这样写到:“高校收费,千元已少,万元才好。见寒门学子通知书到,举家上下,泪水滔滔。……收费如此之高,引无数家长竞折腰。……中央文件,纪检监察,无奈道高魔更高。俱往矣,数当今学子,另有高招。”它形象的揭示了当今大学收费之高以及父母和家庭的艰难和无奈。同时也说明了部分高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实施方案。“高招”究竟在那里?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让人们落泪的贫苦女大学生的征婚事件:“谁能帮助我解决2万元的费用,我就嫁给他……”这是一个中国女大学生新时代的婚誓。她的父母都是农民,母亲还患有心绞痛病。她通过努力考上了本科。然而读本科需要交2万元的费用,她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无奈之下,她终于决定以自己的婚姻来换取梦寐以求的知识。我们是否应该为这些深刻的反省一下,这些究竟是谁的错。中国当今的大学不应该是贫困学生的血泪大学。教育,成为新时代的三座大山之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2.教育出现的不公平

  高额的收费已使大学校园出现了很大贫富差距,自从大学学费暴涨后,大学里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实行收费制度之前,农业地区来的学生,在大学里占60%-70%,同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还比较接近;实行高额收费后,农业地区学生只占30%左右了。如今中国的大学,已经成了富家子弟特有的家园。高额的学费对富贵家庭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富裕的家庭并不多。这样就无形的给大学生进行了等级划分,使大学逐渐社会化。从而可能从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一部分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的大学生,这将大大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出现越扩招、穷人越没有机会上学的情况,必然最终导致不公平。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够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改善其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如果高收费成为弱势者前进的障碍,将进一步拉大两极分化,每一个贫困生背后,都有一群人在支撑,高收费将伤害一个巨大的群体,给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3.中国教育已成暴利行业

  目前,在中国的十大暴利行业,教育竟名列第二位。据统计,中国教育乱收费,十年间竟达2000亿人民币,老百姓指学费猛于虎。
由于没有明晰的成本核算,学费究竟该收多少,似乎都由高校自己说了算。尽管中国教育主管部门一再重申,2004年高校收费标准将继续保持稳定,不得设立新的项目,可有些高校依然我行我素,收费涨个不停。 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连年增加,学生的学费也是不断看涨,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如转专业费、重修费、补考费等等,五花八门。 部分高校自立项目收取重修费、试卷费等;超过规定标准收取住宿费、专升本费。有些学校为躲避检查,采取不开票据或少开金额等手段收费。一些私立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混乱,随意性大。大学教育收费让有困难的家庭更加贫困。这些钱最终用在哪儿了,往往是无从知晓,高校收费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现在高等教育收费几乎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有些高收费、乱收费的院校还口口声声地说,这是他们的办学自主权!

4.拷问当前的大学收费

  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途径,对个人而言,应该能凭借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脱贫致富,扭转贫穷的生存状态。但现实恰恰相反,教育却成了老百姓贫穷的根源之一,而大学盲目高收费是教育“致贫”的罪魁祸首之一,对此,不得不拷问当前的大学收费。

  首先,多年来,大学教育收费没有谱。近15年期间,大学收费涨幅为25倍至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学收费与国民收入严重错节,不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大学现在收取的高学费与国家政策不符。据权威机构测算,我国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为每年7000—8000元,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现阶段大学生个人负担费用只能是教育成本的1/4至1/3。依此推算,大学生每年所交各种费用应该在1700元至2700元之间。很显然当前很多大学实际的收费远远高出了这个标准。

  其次,大学有些收费不合理。学校是政府花费纳税人的钱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教室、体育场、实验楼、图书室等教学设施本身具有公共属性。如学生宿舍,本来是现成的,学校几乎不需要投资,但现在学校是年年收费。现在每一项公共设施,对学校而言,是“零投资加零风险等于永远收益”。教育是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益的一种带有公益性的事业,大学办学不是赢利的。大学是国有的,学校领导是管理者,而非所有者,学校凭什么成为“小集体”的永远的赚钱机器?并且利润又是出奇的高,真是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
第三,高校收费标准不能一成不变,或只升不降。假如10多年前,由于政府教育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有些大学的校舍简陋、奇缺,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提高等。因此,当时的高收费还可以理解。但是经过10多年的收费,这些状况已大为改观,学校已成规模,各类教学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但现在大学生上学,学校不就是发几本书,安排几个老师上课吗?而学生每年交纳的几千元学费到底花费到哪里去了?这的确是一个让人纳闷的“谜团”。教育“致贫”现象很不正常,它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且也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影响到全社会稳定大局的行为。

5.无休止的大学变相圈地运动

  近些年所搞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与学校的高额收费也是分不开的。学生学杂费是高校建设新校区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高校要扩建新校区需要很多的钱,一所大学一次征用上千亩土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许多大学便从学生身上想办法。所以,高校大规模的建设新校区也是导致高校高收费的原因之一。

  “先大后强”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圈地运动”的理论支持。不少高校的管理者相信,只有先将学校的规模做大,才可能提升教学品质、实现“创建全国或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做大”就意味着要扩大招生规模,因此就必须扩大学校的空间,多征地多盖楼;于是,大量圈地与大兴土木便在“先大后强”理念的支持下风行全国了。更有甚者,有的大学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便组织了几个大学合并在一起,于是有的专科学校便摇身 一变成了本科学校。如果他们的自身水平确实有所提高,这样也无所非议。怕就怕他们自己不思进取,搞一些暗箱操作,鲜为人知的勾当。结果不仅害了学生,还败坏了学校的名誉,危害了国家的教育事业。

  大规模的圈地是一种极不经济的行为。中国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着资金与资源不足的困境,各大学手中的可用资源本来就极为有限。大量圈地与大兴土木让各大高校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支付圈地盖楼的经济成本,大学管理者们只好一靠举债二靠“挖”学生。一方面向银行大量贷款,结果是债务一届转一届,最后学校债台高筑;另一方面,学校向学生分摊成本,从他们应得的教育资源中“挖”,结果让学生们接受了若干年的“缺损教育”,最后造就了一批高质量的建筑物与一届又一届不合格或半合格的大学生。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占用了老百姓的大量耕地,使百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少,使他们的土地收入也减少。并且有的大学并不需要圈那么多地来建新校区,因为他们还达不到建新校区的水平,每年连新生都收不够,我不知道圈那么多地建新校区干什么,我个人认为目的并不是全为学生考虑的,也许是为了追求长远的经济效益。下面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某大学花巨资建设了一系列漂亮的宿舍楼。可是住宿费却高的离奇。按照当地的物价,每个宿舍的几位成员所交的住宿费足足可以在外面买下那样的一间房子。但是。教育部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大学生私自在外面租房,所以某些高校便更肆无忌惮的提高住宿费。更让人气愤的是某些大学的收费大大提高了,可是学校设施却没有多大改善。学生花了很多钱却享受不到足够的资源。我们是否再向大学有关领导问一句,我们的钱都用在那里了?

6.呼吁加快高校收费改革

  现在的所谓穷学生上不起学,很大程度也是这个学校越来越豪华造成的。那么,以其贷款给他,然后让他拿贷来的款去上豪华的学校,不如降低一下豪华的程度。比如说当年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可以天当教室,地当纸来教学,教出来的干部照样一流地棒,能够打败美国的西点军校生,质量也不差嘛。因此,教学质量可能和豪华是没有太多关系的。你把那教育的豪华程度降下来了,则教育经费也就降下来了,也就用不着怎么贷款了,至少帮助那些贫困大学生解决一些难题。
现在我国高校的收费与其成本过高确实有关。假如教育成本降下来了,少收些学费,也不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这种高成本主要是由现行的办学体制造成的。国家垄断高等教育排斥私立大学,公立学校没有竞争压力,学校产权不清晰,管理者没有办学自主权,非教学机构林立,机构重叠、臃肿,人浮于事。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解决。高等教育服务的潜在需求者如果希望少交点学费,就请推动和寄希望于高校改革吧!

7.个人的一点建议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有关上面下发了大学收费的有关政策,例如:国家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校学习其间所需的学费可以免费提供无息贷款。条件是必须在大学毕业前必须还清贷款,否则超过期限的继续按当时的利息计算。这对我们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样可以让我们可以安心学习,不在为凑不齐学费而发愁,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的父母的负担。但是,单单靠国家的助学贷款是不行。因为助学贷款针对的仅仅是特困学生,另外还有名额限制。

  以下是本人给出的大学生上大学的一点建议。首先,国家应该加快和加强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机制,使其贷款的对象稍微广一些。其次,高校应该为贫困生寻找更多的勤工助学的机会,学生可以不用交钱就能到学校报到上学,然后再通过勤工助学把这些钱挣回来。如果我们的助学贷款制度健全,奖学金比较多,勤工助学的机会比较多,收费的问题并不会那么大。不要因为收费而影响到那些天资很高的学生,不要因为收费而使得那些想读书的人没有机会读书,使得那些父母亲去跳楼自杀,或子女自杀。再者,我们的学制应该更灵活一些,可以允许学生在更长的时间内毕业,学生可以先到学校报到,或工作,或边工作边学习。这样更灵活的机制也能使很多贫困学生不至于失学。在现今有限条件下,有可能的话也要利用社会上一切有利的资源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另外,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大学应该降低一下它的豪华程度,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成本,从而为大学收费的降低提供一种实现的可能。
教育既然是一种公益事业,那么大学教育收费就不能被某些部门垄断。为了杜绝教育“致贫”现象,教育部门应组织专家对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有个准确的估算,定期组织收费听证会,对不同地区、不同大学的收费,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榨干以前大学收费中的“水份”,让虚高的学费降下来。假如这样,那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绝不啻于一个“福音”。同时国家应该打破国家垄断高等教育的局面,在国家的宏观调控范围内适当的让大学也参与竞争,使它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加快自身的改革,降低自身成本,让穷大学生也能上的起大学。

  教育高收费问题的解决还可以通过政策修订和制度创新进行调节,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其实施。因此在结合中国现实状况条件下,加快高校收费改革有利于弥补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从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要逐步建立起一种由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合理分摊高教培养成本的完善机制。同时大学生也要自强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今后的高校收费是否会有所下降,高校收费改革将会怎样进行,是否能够解决现存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章:《 教育“致贫”拷问大学收费》——惠铭生
《看不懂的中国大学收费》——陈实
《大学收费:贫困家庭难以承受之重》——人民日报
《燕赵都市报》2001-2002
《“大学圈地运动”是官僚治校模式的典型产物》——人民网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这篇文章很好,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