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图文]2011年高考:罔顾事实的“高考加分很公平”


时间:2011-09-26 来源:工人日报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bnei跳转页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李小鲁日前做客中国网,在谈及备受争议的高考加分政策时,直言高考加分很公平,并称如果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将会导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

2011年高考:罔顾事实的“高考加分很公平”

“考爹”?“拼爹”!加分助考伪公平 漫画作者 李法明

李副厅长称“高考加分很公平”,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自有一套逻辑:高考唯“裸分”录取是一种绝对化的平等,却未必是一种“真公平”,因为高考成绩并不能充分反映一名考生的综合素质或特长,这就需要加以弥补在高考录取时辅以素质加分、特长加分,以免那些综合素质较好或有某种特长的考生“吃亏”,所以,高考加分体现了一种“真公平”、一种更高层次的平等,不仅可以避免人才被埋没,而且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李副厅长的这套逻辑其实并不新鲜,因为这套逻辑正是高考加分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高考加分的初衷所在。但要命的问题在于,这套逻辑只是理论正确,纸上谈兵可以,一旦付诸实践,就被现实扭曲得面目全非。高考加分不管多么理论正确,一放到这个“大染缸”里,就会被染得乌七八糟、面目可憎事实也正是如此。

高考加分本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但它导致一部分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甚至给腐败提供了寄生的温床,如此,不仅更高层次的公平如同镜花水月,而且连唯“裸分”录取的低层次公平都被破坏;高考加分本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但很多加分项目的实际导向作用恰恰是强化了应试教育,比如疯狂的奥数,正如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对学生摧残之烈,远甚于黄、赌、毒,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

更值得一提的是,打着“公平”旗号的高考加分,实际上在拉大城乡教育鸿沟,加剧城乡教育不公。因为,目前的高考加分项目以城市学生为本位,什么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三模三电之类,这些城市学生的强项可以获得加分,而农村学生的强项呢?比如会种地、会养猪、能吃苦,这些“素质”从来不加分,北京理工大学一名教授就曾在微博质疑说:“钢琴弹得好加分,杀猪杀得好凭什么不加分?”

上述这些现实问题,作为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的李小鲁不可能不了解,但他仍只从理论出发,埋头于纸上谈兵,沉迷于理想状态,而罔顾现实国情,无视高考加分的现状,这样无视事实、高谈阔论令人失望。其实,人们呼吁取消高考加分或尽可能减少高考加分项目,是基于利弊权衡和“两害相权取其轻”,高考加分虽然有利,但当其弊大于其利时,就没必要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工人日报》)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这篇文章很好,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