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科目及考查内容与目的
第一部分面试
1.朗诵
通过朗诵对考生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查,通过考查也为考试打分提供了依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语言基本条件的考查
通过朗诵,首先听一听考生的口齿是否清楚,咬字吐词是不是清晰、真切,语音是否纯正。
(2)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语言的表达力
朗诵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考生如果朗诵得好,朗诵得自然、真实、感人,就会展示出考生作为导演素质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考查出考生的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等方面的内容。
2.命题表演
命题表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生考查,也是作为打分的依据。
(1)考查考生的想象力
命题表演考试首先考查考生的想象力,也就是依据考生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者是依据自己曾经听到过的、看到过的、读到过的事物,经过选择、加工,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能力,从而可以考查出考生的想象力及想象力的潜能。
(2)考查考生的理解力
命题表演考查考生对客观对象的本质了解、分析、领略、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主宰着创作者的创作,也直接反映和渗透在他(她)的创作作品中。导演的理解力就是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上。
(3)考查考生的感受力
由于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有其专业的特殊要求,因此通过专业考试,考查考生能否在其想象的引导下,对舞台上假定的事物,像真的存在那样产生真切的感受,对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对人物之间的关系,对剧本所提供的背景、环境、事件、情节等虚构的一切,能否产生真切的感受。
(4)考查考生的形象感及其他
形象感是导演必备的专业素质。因为演戏就是演人,演员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在舞台、银幕、屏幕上塑造出活生生的、具有独特性格的人物形象,而且要演谁像谁,“装龙像龙”,“装虎像虎”,不能演什么人物形象都一样,千人一腔,千人一面。
3.命题故事
戏剧艺术是行动性的艺术。导演是舞台行动的组织者。因此,对生活、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能力、构思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是导演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戏剧情节、矛盾冲突及人物情感的挖掘与升华等是导演的重要创作任务。因此,在导演专业考试中,命题故事被列为必考的项目,意在考查考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即上述的“五个能力”。这几个能力的考查,也是作为打分的依据。
(1)感悟与理解能力和构思能力的考查
命题故事,首先要求考生对故事的命题理解要准确(不跑题),在理解规定题目的基础上,以生活为依据进行故事情节的组织。这不仅考查考生的构思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能力。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在组织故事情节及选择素材上,能够做到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适合自己的素材,不仅能看出考生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能力和构思能力,同时也可看出考生创作能力的潜能。
(2)表现力、想象力及感受力的考查
表现力、想象力及感受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考查考生的几种能力,重点考查考生通过规定的题目编讲故事是否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讲出的故事是否做到三有:即有人、有事、有情。
有人:即故事中的人物有个性,有特点。无论行走坐卧均符合人物性格,即活生生的人。
有事:以事件为纽带,讲出人物对事件的态度及具体的人物行动。
有情:即喜、怒、哀、乐、悲、恐、惊。讲到动情处,能找到人物的真实感觉,做到自己首先受到感动。
根据命题讲出的故事,要做到突出趣、劲、味。故事要讲得有力度,由小见大,做到故事的开头如“爆竹炸响”,结尾又如撞钟,有回味无穷的效果。编讲的故事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第二部分笔试
影视作品分析
看一部规定的影片,看完影片之后写出1700字左右的作品分析。作品分析主要内容:概述作品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及如何运用艺术手段和方式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尤其侧重于分析导演的思维和艺术手法。
通过影片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对艺术的感悟能力、把握能力、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文字的组织能力。
(二)考试科目分值及时间
1.面试
(1)朗诵:自选散文或小说片段,或一篇诗歌或一则寓言,满分为50分,限时3分钟之内。
(2)命题表演:满分为60分,限时3—5分钟。
(3)命题故事:满分为70分,限时3分钟之内。
2.笔试
影视作品分析:满分为120分。
总分满分为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