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学简介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简介


时间:2012-01-10 来源:第一大中国美术高考网ms211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bnei跳转页

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武昌东湖之畔,鲁磨路南望山脚下。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102003平方米,建筑面积757217平方米。校园分为东校区、西校区和北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办学思想

学校以温家宝总理为母校的题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作为校训。在总结办学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学校将“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学校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人才和智力支持。(源自:美术高考ms211.com)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177人,教授405人,副教授478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13人。近5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成为继我校赵鹏大院士之后,再次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7个。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学校拥有纸质图书资料155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期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0个。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已建成“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依托三峡秭归实习基地,正在建设的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其影响辐射全国。

学科布局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有17个学院(课部)、6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硕士、MBA、MPA、MFA、J.M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9个工程领域。

人才培养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各类学生5.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4万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400余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2.7万余人,各类留学生360余人。

学校通过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力度,创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机制,建立了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制度。学校已建成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湖北省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学校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网络实时和非实时教学系统,形成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网络、通讯、纸质、光盘等多媒体统筹使用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泛适应各类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校远程继续教育学院连续多年在教育总评榜中被评为“十佳网络教育学院”。

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每年为学生贷款达2000余万元,国家、学校、社会每年为我校学生提供的奖励资助金额达2500万元。学校除设立近半数学生享有的普通奖学金外,还设立了“地质之光奖学金”在内的近50项专项奖学金。

遵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提出的“基础要厚实、专业要精深、知识要广博”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启动了“李四光计划”、“池际尚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我校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源自:美术高考ms211.com)

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艰苦奋斗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体育氛围和特色鲜明的体育体系。我校学生在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取得金牌130余块,银、铜牌300余块的好成绩,连续5届蝉联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2006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

科学研究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近5年,学校主持“973”项目及专题、“863”项目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300余项。2010年,学校科研合同经费达3.99亿元,其中,唐辉明和谢树成教授分别以首席科学家身份获得“973”项目资助。殷鸿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确定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荣获“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殊荣。我校师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4篇。2008-2010年,学校共有28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科学研究始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作为唯一高校参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通过获得军工项目科研生产完整资质,成立了2个“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预研分中心,参与了“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的MPA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1号”至“神舟7号”载人航天搜救。学校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部部共建”,广泛参与各省市(自治区)的地质找矿大讨论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为地勘单位解决关键问题,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有效支撑了行业地勘单位的建设和发展。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学校及时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奔赴灾区,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重建与城镇选址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光盘版收录,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该杂志荣获首届湖北出版政府期刊奖并入选“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和CSSCI。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或结为友好学校。近年来,学校公派出国出境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超过350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友人每年超过300人次。学校2个项目被列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工程”),以我校作为支撑大学建立的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和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挂牌运行,“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和“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建成运转,我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

桃李芬芳

近60年来,学校人才辈出。学校的毕业生中走出了以温家宝总理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管理精英,成长了以“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等为代表的27位两院院士,涌现了国家体育场馆“鸟巢”总工程师李久林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奇才……广大毕业生正以自身的努力为学校赢得荣誉、提供支持。同时,学校也将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谋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协调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源自:美术高考ms211.com)

学院简史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她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地质组及西北大学地质系部分学生同时并入组建而成的。秉承百年名校优良传统,探索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特色大学转变的5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经历了创建、发展、搬迁、重建、振兴几个历史阶段和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三个历史时期。 (本站将分三个时期,两个专题详细的记录这段历史,见左边导航栏。)

在1960年,学校就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并跻身全国64所重点高等学府之列。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86年进入全国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行列,1997年成为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994年先后荣获地质矿产部和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金牌总数第一和“校长杯”第一名,至今已连续三次荣获“校长杯”。1997年被列入“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校。

历经半个世纪多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由一所单科性地质院校,逐步发展成以地质、资源、环境、地质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目前,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9个部级开放实验室;博士学科点25个,硕士学科点59个,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48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涉及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有14个一级学科领域,即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测量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地理学、化学、哲学等。从1952年至2002年8月,长期在校任教的教授累计达870余人。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348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3人(教授339人,副教授763人)。这支教师队伍是以8位中科院院士、2位俄罗斯工程院院士、2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位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和147位博士生导师为骨干的高水平的中老年教师,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跨世纪人才,共同构成的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梯队。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校史上绘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骄傲,为代代学子所尊重和敬仰。(源自:美术高考ms211.com)

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为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1993年,在国家教委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主要指标综合评价中,我校位居第18位。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998年统计,全国“科技论文产出力的核心区域分布”前200强中,我校排名第42位;全国“地球科学(天文学)领域科技论文影响力的核心区域分布”前40强中,我校排名第一。

经过“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学校整体实力大大增强。2001年5月28—30日,经以何继善院士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认为:学校按计划全面完成了“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出现了显示度高、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支持学校进行“211工程”二期建设。专家组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需要很好地发展地学学科,国家在“十五”期间应加大对中国地质大学的“211工程”建设投入,使其地学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能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地大的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地大有很好的条件,希望地大在整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是地质大国,要变成地质强国,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地质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建校伊始,就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地质调查所汇集了一大批地质界的名家及优秀的青年教师。学校讲师以上的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并长期在上述名校任教,其中有16人在20世纪20—40年代赴欧美深造。教师中的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高平、傅承义、边兆祥、王鸿祯、潘钟祥、秦馨菱、王嘉荫、马杏垣、薛琴访、池际尚、苏良赫、张炳熹 、涂光炽、郝诒纯、杨起、王大纯、李世忠、周卡、陈光远、张咸恭、李文达等是我校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承几所名校的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形成了我校校风的高起点,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体制改革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显露头角,有的已进入首批“特聘教授”岗位(长江学者),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跨世纪的人才工程。教师队伍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教师和校友中,有的已成为党和国家或中央部门及省市的领导者和负责人;有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开拓者和组织者,有主持过地质院校校、院、系的领导工作,为培养地质人才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地质教育家;有我国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不少人获得过国内外重要荣誉。中国地质大学的教师和校友们,有的参加了长江、黄河重大水利工程的地质研究和勘察工作,因贡献突出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的参与承担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地质综合研究,保证了核试验的条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有的在前苏联专家撤走之后,挑起了主管和领导保密矿产研究和勘察的重担,为发展我国的核工业、寻找稀有金属和特种非金属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在李四光先生的直接领导下,为地震预报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的因找到大矿,新建矿业城市为他们树立了地质工作者纪念碑。教师和校友们,不仅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紧跟国际地学前沿,在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学、岩浆岩石学、沉积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矿床学、区域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或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在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盐湖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冰川冻土学、数学地质学、天体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国际地学界有重要影响。许多教师和校友在国内被选为全国性专门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或专业委员会主任,有的还被选为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以及许多国际学术组织的理事或委员。有的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或副主任,省科协主席或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等校的校长或名誉校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等领导职务。
正是由于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以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传统,使得学校在50年的砥砺中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世界各国都在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时,每一个“地大人”无不在深思着把一个什么样的地质大学带入21世纪。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学校曾在党代会和教代会上提出要把一个“更具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地质大学”带入21世纪。同时,提出探索培养“爱国心与责任感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基础理论强,管理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强”的高素质的“五强”人才培养模式。

今天,已经踏入新世纪门槛庆祝学校50华诞的地大人,面向未来该做些什么呢?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江总书记在为山东大学建校百年发表的贺词中说:“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可见,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这无疑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努力建设的方向。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自她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50华诞,应该是踏上建设百年名校征途的新起点。中国地质大学励精图治五十秋,为祖国培养了近7万名各类优秀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后50年,该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份什么样的答卷呢?面对着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伟大工程和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又该做些什么呢?纵观当今世界著名学府,她们虽多姿多彩,但又各具特色。因此,有着50年历史积淀并独具特色的中国地质大学,应该在创建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伟大工程中有所作为,应该以建校50周年为契机,吹响向建设百年名校的伟大目标加速挺进的号角。(源自:美术高考ms211.com)

教育理念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是一个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的高层的办学思路,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灵魂,是长期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共识,是一种自觉的教育行为。
1995年,教育部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经过7年的探索实践,不少高校提出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新理念。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是拥有一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地质学家的地学学科,我们学校的特色也在地学学科,我们学校培养出的许多优秀拔尖人才也出自地学学科。顺应当今世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走向融合的大趋势,依托具有突出优势和明显特色地学理工科背景,通过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方式使学校能够在保持原有地学特色,办好精品地学专业的基础上,实现非地学类的文理科专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与精品地学专业相匹配的非地学类的文理科精品专业。这正是我们要在新世纪建设百年名校的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办学理念,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机制,强化人才培养的人文过程,造就更多的地大学子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在办学趋同化的今天,大学如何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学校精神,就如同国有国魂、民有民志一样重要。诚如人们常赞扬北大、清华等老校名训,因为这些著名学府所特有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曾感召过多少中华儿女,为祖国的振兴和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常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凸现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

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是它所拥有的思想文化精神,它通古贯今,似无形,却无所不在,是一代代先师所造就,为一代代后生所传承,是事业生生不息,铸就今日辉煌之根本所在。地大最宝贵的思想文化精神,是经过代代地大人的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深邃历史智慧,献身科学,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种精神随历史积淀于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实践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地大学子艰苦朴素,艰苦创业,艰苦奋斗,为祖国发掘地下宝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甘愿自己吃点苦,去为亿万人民谋幸福,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在新世纪新机遇面前,我们追寻地大精神,塑造地大精神,弘扬地大精神,其目的在于激励和推动地大后50年的改革与发展,为建设百年名校重铸和拓展地大办学理念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他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教师是办学的主力、灵魂和希望。谁能集聚一流的大师,谁就能办成一流的大学。
世界上一流大学具有共同的特征,最能体现其本质的是,能够集中大批社会知名的学者、教授,各学科都有很强的学术带头人,成为广大知识精英的向往之地;同时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声誉的世界一流人才。(源自:美术高考ms211.com)

中国地质大学建校之初就汇聚了一大批地质界的名家和优秀的青年教师,可谓是名师荟萃,济济一堂,逐步形成了以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为骨干的高水平的中老年教师,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跨世纪人才,共同构成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梯队。50年来,学校已培养出近7万名各类科技人才,其中研究生近5000名。他们中已有16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了200多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许多人成为科技骨干、教育专家或管理专家,有的还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他们响应党的召唤,“九州圆月壮志明,矢志地质永不悔”,为祖国为母校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地大人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之上书写着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留在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艰苦与欢乐伴随着他们,奉献与光荣激励着他们。光辉的业绩、特殊的荣誉永远鼓励着母校广大师生员工开拓奋进、再创辉煌。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统的属性,更具有创造未来的属性。地大再次面对建设百年名校的历史机遇,在毅然担负民族复兴的重任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广泛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学校网址:http://www.cug.edu.cn/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67883995

传 真:027-87481030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这篇文章很好,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