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3-10 来源:信息时报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教育部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对于异地高考问题的时间表,袁贵仁表示“不会很长”。
网络调查:
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异地高考能够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统计显示,有48%的网友认可这一观点,支持实现异地高考。但也有舆论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是教育不公的根源,异地高考无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催生新的限制标准,当地人的教育权益被削弱等。统计显示,19%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无助于教育公平。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均衡的分配教育资源,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23%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很大。
媒体论道:
高考公平的关键在于取消地域特权
以我之见,异地高考问题比较复杂,并不单纯在于“涉及的人比较多”。异地高考涉及人数众多固然是事实,但导致这一事实产生的,不仅在于北京、上海比其他地方更富集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在于北京、上海考生长期拥有的高考特权。推进异地高考的初衷在于使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户口子女的同等高考权。这种动机并无可厚非,但如果不同步削减京、沪考生的高考优待政策,不仅会导致来自外地的“高考移民”越来越多,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推进教育公平。
根据长期关注教育公平的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测算的数据,20余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每校每年招生不低于500人,两校湖北录取总数仅为北京考生的五分之一;湖北总人口7500万,北京1500万,是北京的5倍。这意味着湖北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机会仅为北京考生的二十五分之一。结果导致湖北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高160分,最高时达220分。清华、北大等一流院校在招生名额上对本地考生的照顾,是产生“高考移民”的根本原因。
异地高考改革,先向弱势群体倾斜
所以说,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产生让子女到京、沪参加高考的诉求,不仅仅是城市化进程的副产物,更是出于分享高考地域特权的动机。但是,如果真正让不具有本地户口的学生到京、沪参考,必然会稀释本地考生的既得利益。不仅京、沪本地家长和考生必定会明确表示反对,而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消极后果。诸如,北京的房价不可避免还会攀升,道路可能会更堵,幸福指数可能会大大降低。而在北京已对外地居民实行车、房限购的条件下,却让外地考生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北京考场,两项政策的内在逻辑实际上已非常矛盾。
至少在现行制度安排下,“高考移民”是不合法的,因为这个群体无疑会侵占京、沪考生的既得利益,对京、沪考生造成不公。从这个意义上,打击“高考移民”是有道理的。但按袁贵仁部长的说法,逐步将“高考移民”合法化,保障他们平等的高考权,也是有道理的。这样就陷入了一个逻辑怪圈:无论打击还是宽容“高考移民”,都是有道理的。这种滑稽局面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京、沪考生的特权长期未能得到削减。在不削减本地考生特权的前提下允许“高考移民”进入,不过是对公平的修修补补,而不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要给所有考生一个公平的起点,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理想一时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让名牌院校的招生比例在各地考生中平等起来,应该不难实现。果真如此,外地考生就不会对到京、沪参加高考表现出高度的热情,“高考移民”争相拥入京、沪的场面也就不会那么热烈。 (济南时报/巴山牛)
“异地高考”关键是要推进录取公平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流动人口子女很难分享到流入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对此,不少人把矛头指向刻板的户籍制度。在户口藩篱尚未拆除的当下,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流动人口子女有望在流入地参加高考,传递出积极信号。如果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得以解决,不仅可化解他们高考无门的尴尬,也方便考生学习与生活,如此人性化教改思路值得期待。
但是笔者注意到,异地高考工作目前尚处于研究试点阶段。北京、上海仍在研究办法,并没有具体的异地高考政策措施出台。相对于公众的满腔期待来说,异地高考的沉重步伐难解公众对教育公平的饥渴。
当然,教育部也有难处。教育部长的说法是“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该问题比较复杂”。
由于多种原因,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生源数量与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这本需要教育部做好宏观调控,公平分配资源。但事实上,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并不能体现公平:招生体制画地为牢,许多全国重点大学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高居不下,俨然形成了教育割据的局面。
不少有识之士为此进言献策,建议改革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前几年中国政法大学先行一步,建立了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受到社会好评。但令人遗憾的是,改革热情并未撼动招生地域差异的坚冰,目前没有第二所名校跟进。
除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以外,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招生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它继续“合理存在”已经不合时宜,教育部启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迟缓,以“分省市自主命题”的形式回避高考成绩的可比性,辜负了流动人口子女的热切期待,也回避了亿万民众对教育公平的合理诉求。
改革招生体制,还公民高考公平,录取公平的权利,从“研究”到试点再到全面铺开,势在必行,不能继续迟疑。( 重庆商报/叶祝颐)
推进异地高考 步子要迈大些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透露,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早该进入实践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待时机成熟时,试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这里的“时机成熟”,不是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而是要尽快明确具体的试行方案和时间。令人欣慰的是,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至少说明异地高考已走出坐而论道的“务虚时代”,只要开始拿办法,动起来,就意味着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相信人们已从媒体中感受到异地高考的改革之艰,因为一说到异地高考,立马就提及户籍改革。有人认为,异地高考会增加当地考生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若一个地区率先放开限制,各地蜂拥而至的学生会让该地区教育资源的有序分配受到严重冲击。话虽这么说,但殊不知,等到户籍改革真的大功告成了,异地高考自然不再成为问题了既然是异地高考,有何必要谈什么户改?
异地高考捆绑户籍改革无异“跑步机”。不必放大推行异地高考的难度,不必一提到异地高考就立马与户籍改革挂上钩,似乎离开了户籍改革,异地高考根本就动弹不得。其实并非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直接强调“要解决好”比上年报告中的“逐步实现”迈出了更为迫切、更为务实的一步。不管是否具备落户条件,都要解决好外来工子女的就学与考试问题。
对此,不仅各地政府要积极主动地研究对策,出台办法,更需要“全国一盘棋”,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规范,使改革朝着一个方向发力。例如,可以先易后难,先让外来人口子女自主选择考试地点,由当地招生部门与其户籍所在地招生部门进行联动,异地考试可比照户籍地考分、按照户籍地招生要求填报志愿,完成录取,解决异地奔波劳顿的问题。再比如,通过确定不同的分数系数,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水平有高低、就读与报考地发展有差异的问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核心是打破“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利益坚冰,各地在招生计划中如果能通盘考虑外来工子女异地高考的因素,这事做起来就不是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何况有人测算过,随着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不断减少,到2014年高考报名数将与招生数持平,这是推行异地高考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总之,启动改革、拿出时间表最为关键,在时间表的推动下,步子尽可能迈大一些。(信息时报/梁江涛)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以上画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