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考动态 > 2010年高考动态 > 正文

福建高考阅卷现场揭秘:一卷多评严把公平关


时间:2010-6-18 来源:东南网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bnei跳转页

语文作文阅卷现场

理科数学阅卷现场

一张张高考试卷是如何批阅的?作文又是怎么改的?真的如网上所说“90秒改一篇作文”吗?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严格封闭的高考阅卷现场充满了神秘感。17日上午,16位考生和家长代表、部分新闻媒体受省高招办邀请,走进福建2010年高考阅卷现场,一同揭开我省高考阅卷的神秘面纱。

阅卷点与外界断网 改完数据即回收数据中心

据介绍,今年全省共有三个阅卷点,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全省共有三千多名老师参与阅卷。全部评卷工作预计在6月22日左右结束。福建教育学院负责高职单招阅卷,目前已经结束阅卷工作。福建师范大学负责语文、英语、文科综合的阅卷,福州大学负责数学和理科综合的阅卷。所有的阅卷点都戒备森严,凭证入场。

此前15日,答题卷已经全部扫描进入电脑主数据库,不作任何识别性修改。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所评阅的试卷内容,而不会看到其他与试题无关的信息。所有老师都是通过电脑键盘操作完成评阅。

据悉,考生答题卡通过电子扫描后,然后通过电脑系统图像切割成若干题发送给负责评卷的老师。评卷老师所用的网络为特殊网络系统,与外界完全断开。老师评卷后,答题卡自动回收到数据中心。阅卷老师下班后,电脑上将看不到任何答题卡信息。

作文评分标准如何制定?

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语文作文由于主观性较大,阅卷工作尤受社会关注。那么作文的评分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呢?据介绍,作文命题完后,先期会有个评分标准。今年语文考完后,阅评组即组织26位优秀一线教师,随机抽取7万多份考卷进行大规模阅卷。在这7万多份考卷中,这些老师至少看了1万份以上的作文答卷,对今年考试的实际情况、考生答题情况有个充分了解。

随后,26位老师参照此前评分标准,加上对1万多份作文答卷的充分讨论、论证,制定出最后评分细则。这26位老师将会对全部的评卷老师进行再培训。此外,阅卷组还会打印出12份不同类型的作文答卷来,进行详细说明,供老师在阅卷时参考。

作文评卷时,由不同的老师进行试评和二评,如果二者分差在7分之内,那么作文的最后成绩就取二者的平均分。如果相差大于7分,就进行三评。三评后仍然超过原定的误差控制值,由阅卷小组组长进行仲裁。如果还有疑问的话,再提交给大组长最后仲裁,这样等于是五评了。据了解,我省语文分差误差控制值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全国是10分,我省是7分,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最后分数的客观公正。

“ 这种‘一卷多评’的打分方式,一评、二评、三评老师之间是看不到对方的评分的,可以有效控制误差。这些步骤下来,一篇作文至少要花三分多钟时间,不可能存在网上说的‘草菅人命、几秒钟改一道作文题’的情况。”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介绍说,“除非是那种答题卡完全空白,一字未写的,才有可能一秒钟就改完作文题。”

数学:归纳出每种解题方法 按点给分

数学的评分制定标准同样非常严谨。据介绍,9日,近50人的阅评组老师就开始研究评卷方案,如果有发现新的解题方法即进行归纳总结,有时候一个题目会有20来种解题方法,这时候就要对每种解题思路定出评分标准来。13日下午开始试评,随后正式定出评分标准。

数学的评卷方式也差不多,第一位老师评出后,如果第二位老师评出的分数超出分差误差控制值时,就要进行第三评。据介绍,有些题目误差超过一分就要第三评。如果还不一样,就要交给题长再评,检查组还要再抽查,以最大限度保证评分的客观性。

数学阅评组有关人士介绍说,截至到昨日下午5点,从分数上看,今年数学的难度系数和去年大抵相当,命题思路符合课标要求,与大纲一致,题型较为合理,能反映出考生的创新性与探究性水平来。

考生查分意义不大

今年我省高考成绩同样通知考生本人,成绩不公布。考生如对本人高考成绩有质疑,可以申请复查分数,但其实这意义不大。

林其天介绍说,一些家长不太了解网上阅卷流程,除了给孩子查分之外,希望可以查阅答题卷。但其实考生只能申请核查试卷中每道题得分总和是否正确,而不是核查具体某道题。

“因为考生的各科答题信息和阅卷信息全部存储在数据库里,考生上交的答题卷中没有任何分数。也即是考生上交的答题卷并没有阅卷老师批改的痕迹。”

据了解,去年曾有多名考生要求查分,从最后查分的实际情况来看,没有存在有异议的改卷情况。

声音:

连江尚德中学陈祖耀:今天到现场来看,发现评卷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我看到老师评卷都很认真负责。以前总以为老师批改作文速度会很快,只会看文章开头和结尾,中间写得如何影响不大。通过刚才的介绍和实地观看,并不是这样的。我想只要我们自己答好,老师是会客观给分的。

阅卷现场配备有医生,为阅卷老师提供服务

张贴于阅卷现场的工作守则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这篇文章很好,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