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0-24 来源:京华时报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目前,社会上关于新高考考试内容的猜测版本众多。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考试说明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现有的各种说法还不是最终确定方案。而对于之前有说法称新高考将出现选做题,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已明确表示,2010年的高考将不会出现选做、多选等变化比较大的题型。
高考改革采取“渐进式”
北京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就已被官方定调为“稳中求变”的一个方案。高考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但在中国,它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高考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因此,高考改革也变得尤其慎重。
“北京市高考改革决不能影响社会稳定。”上周六,北京考试院院长王健发表在《北京考试报》的一篇署名文章对北京新高考方案进行全面解读。在他看来,北京市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方向要在相当程度上成为社会的共识,高考改革方案要在最大程度上取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的赞同。为此,在方案的研究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社会调查,在方案初步形成后,几乎向北京市所有的高校、中学宣讲并征求了意见。
王健表示,2010年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是可供实施的近期目标,高考改革本身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只能是分步实施,分期接近理想目标。
新高考不会出现选做题
在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发布会上,主管高考命题的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就明确表示,为适应新一轮课改需要,新方案在稳定本科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了考试内容改革。
传统的改革思路是首先对高考考试科目进行改革,然后在每门学科考试中设置选做题,供选择不同模块课程学习的学生选答。
在考试院院长王健看来,在学科考试内容中设置不同的选做题,从测量技术角度讲,不同题的“等值”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也不易解决学生偏科及学习压力问题,反而容易造成对中学教学秩序的结构性冲击。这些都对高考改革提出了挑战,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改革的思路应另辟蹊径,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有个性地发展。
基于这样的考虑,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明年的新高考将不会出现选做、多选等比较重大的考试题型变化,而是会考虑设计一些与新课程理念结合的有新意的题型,如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他的生活经验、熟悉的材料、熟悉的人和事等任何角度去答,在考试内容上体现给予学生更加灵活、开放的作答空间。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
综合素质评价采取“软挂钩”
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家长参与评价等形式,是学生高中成长过程的写实性记录,包含创新实践、学科专业及社会实践等方面信息,便于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殊潜质有翔实的了解。
明年将是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招的第一年,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表示,在第一年的使用上,尽可能简化精练,并作为每个学生的基本档案提供给高一级学校参考使用。“这里没有折算分数的硬挂钩,其目的恰恰是为了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逐步健康、持续发展下去,知道这样的一个评价和成长记录日益成熟,成为人们更加认可、对学生个性特征展示更加全面的重要档案。”
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全市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都将填写完毕,将与学生的“电子档案”一起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参考。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素质评价将在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会统招”体现专业优先
“高会统招”是新高考方案在高职录取中一个重大突破。普通高中毕业生直接报考高职学院,可以只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统考,并要参加平时的各科会考。招生学院分文、理科,依据三科统考成绩,以及专业要求的会考科目等级要求进行录取。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介绍,考生在填报“高会统招”志愿时,将以“1个专业+1所学校”为1个志愿单位,同一个专业志愿下,考生可填报5所学校。每名考生可以选报20个志愿。此外,由于高会统招的投档是直接向学校的专业,而且是按照100%比例投档,所以录取时学校一般不再调配专业,考生就不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专业优先的志愿设计方式将更好地将考生的个性特长与学校的学科优势结合起来,更利于突出高职教育的专业性,更好地满足考生的个性化需求。
■各方应对
>>普通高中
可能寒假后再“分班”
新高考方案中提出的“高会统招”模式,将使得一些考本科希望不大的高中生在复习备考中更具有针对性。北京教育学院附中是西城区一所普通高中,去年该校的本科升学率接近50%,这意味还有一半的学生要通过考高职来实现大学梦。
校长张延华介绍,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学校正组织教师和教学领导对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并准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我们要继续提高学校的本科升学率,但也不能忽视部分学习层次低的学生需求。”张延华表示,“高会统招”的形式意味着考生如果只想上高职就只需要参加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考试,对于学校中部分学习能力较弱、且有明确意愿只想考高职的学生,学校将对重点为他们进行语、数、外三科的复习指导。同时,由于不同的高职学校在录取中还将对考生高中会考成绩提出要求,现阶段,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放在提高学生的会考通过率,提高他们的考试等级。
张延华表示,会考结束后,学校会考虑将部分想上高职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指导。在尊重学生和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很可能在高三寒假前后,打破现在的班级形式,重新进行分班教学。 本报记者张灵
>>复读学校
增设高职备考辅导班
新东方铭师堂学校副校长兼教研中心主任王旭介绍,在新高考方案中,变化最大的是高职这部分,这也体现了政府希望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并寻求更多样的就业出路。这样的政策也为复读学校之类的培训机构指出了一个潜在市场,过去很少有培训机构进行单考单招的培训,他预计可能在年底就会出现一批由培训学校开设的高职班,专门“突击”三门基础课程。“从某个角度来说,政策就是市场潜在的指挥棒。”
王旭透露,明年的高考人数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大约在7万人左右,而复读生有5000到8000人,占到了很大比例。作为过度年,政府肯定要继续出台更细的政策,把旧课程下的会考成绩和社会实践等素质的评价,实现与新课程下评价的对接。
他认为,复读的学生不必太看重这方面的差别,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完成高中阶段学习而设定的评价标准之一,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国高中学校就已经形成了综合素质初步评价体系,例如社会实践等多张表格的考核,但从来没有一个省份将它视为高校录取标准。
从已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级单位实践过程分析,综合素质评价与录取实施的是软挂钩,是否录取考生还是要看高考分数是否达到录取线,这也是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标准之一的条件还不成熟,各地在高招过程和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违纪现象,操作此项标准可控性不妥,而且高招录取是高效率、短时间的过程。特别在现在的过渡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本报记者周逸梅
■专家观点
钟作慈原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中心主任
高三备考可采取分层复习
新高考方案的公布,对学校的复习备考工作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学校和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理性选择报考方向。学校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业水平和潜在能力确定高考的报考方向,从而彻底改变非本科院校不上,非重点大学不上,千军万马都去挤名牌大学的“独木桥”的状况。
2.开展分层教学。建议学校针对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报考方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安排不同类型学生的课程,充分满足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3.改变定式做法。学校要指导学生根据报考的专业方向和院校类型,选修好不同学科的不同模块,更重要的是各科在复习中都必须打破模块界限,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整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按专题或典型案例总结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法,系统提升能力。
教师在复习指导中应明白,高考试题基本上不会考查教材中的原文、原题,过分追求教材中“实”的内容的记忆,过分追求不同版本教材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表述孰对孰错,特别是花费时间去补充另一版本的不同内容都是没有意义的。本报记者张灵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以上画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