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考动态 > 2007年高考动态 > 正文

选材偏 导向差:北京高考作文题把教师整晕了


时间:2007-6-13 来源:北京日报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bnei跳转页

 

北京市二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兰瑞平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是并不出人意料的“给材料”作文题,又很出人意料地缺失了时代精神。绝大多数考生最担心的,就是作文“没谱”;其实,语文教师们也被“整晕”了。

选材太偏

离学生和时代太远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两句诗,是其七言律诗《赠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

刘长卿作为中唐诗人,其诗“多写贬谪飘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曾自称为‘五言长城’。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接近王孟一派”(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评述)。但这首诗并未入选清代人蘅塘退士孙洙编注的著名的《唐诗三百首》。北京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唐诗选注》,仅选了刘长卿的二首诗,包括《赠别严士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对这首诗的“说明”是:“这首诗写一个春寒天气多变的日子里,作者在苏州城外留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可见此诗的情调和意蕴都是十分低沉的。

考生们只是在小学学过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在初中高中的必修、选修教材里,都没有其诗。没有原诗,不熟悉作者,十几岁的考生如何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读懂千百年前落魄诗人如此低沉的诗情呢?又能怎样解释“细雨”、“落花”等寓意不浅的意象,和“湿衣看不见”、“落地听无声”的哀怨和愁怀呢?难度太大信息太杂,令考生发晕

又有多少语文教师知晓熟悉这首《赠别严士元》?能够说出刘长卿的名篇名句呢?说实话,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也不熟悉!如此冷僻且意蕴很是深邃的留别言志、抒情寓理之作,难度实在太大,即使作为平时高考作文训练题,也必须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才能读懂材料,理解题旨。

再看作文材料里对这两句诗的5条解读信息——有人说,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态度;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如此繁芜的信息,信息点又如此冷僻,与今天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去甚远,考生头脑不发晕才怪!

导向出偏差

使教师难以为教

北京市从2002年高考单独命题以来,先后以“规则”、“转折”、“包容”、“说‘安’”、“北京的符号”为话题或题目,形成了北京高考作文试题的导向特色——紧扣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抒写昂扬情愫,且具有一定的首都“气象”。今年却一下子猛转导向,以体会古代诗人惆怅、失落与孤独之类的个人情感为题旨,不但与之前不谐和,与今日首都的时代主旋律也相去甚远,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都傻眼了,作文试题的科学性、选拔性、时代性以及可信度,又还剩多少呢?

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教授认为:“这两句诗很生僻,社会影响不大;学生的阅读涉及不到;出这样的诗句来编高考作文试题,情调也不高雅;对考生来说难度也太大,不太妥当。”

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先生说:“这道作文题的考查功能是否出了问题?是考诗歌鉴赏还是考作文表达?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高考作文题,说轻点是命题者的失误,说重点就是一种不负责,还会贻害广大考生。命题者和审查者是否应该在‘考什么’上再多多下些功夫!”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题无疑可以与古典诗词“接轨”,但更应该与时代和现实生活接轨。否则,中学作文教学很有可能走入一条漆黑的死胡同,教师也难以为教。

近年托福(TOEFL)作文试题:

向市政府申请10000美元的创业基金,说明你的资历和如何花销

说说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优点和缺点

分析女性犯罪率越来越高的原因

如果有一家大型工厂要建在你的社区附近,你怎么办

你选择在家乡还是海外上大学

你是否同意犯罪是天生的这种论断

一位英国雅思考官昨天说,雅思作文题目都是hottopic——热点话题,离现实和生活很近,如公共交通、温室效应、运动、购物等。古诗意境的考题可能会出在英语专业试题里,不会在公共试题中出现。

近来雅思作文试题几则:

计算机越来越多地用于教育,它能否代替教师

如果出国留学,你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你如何写应聘书介绍自己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这篇文章很好,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