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高考动态 > 2007年高考动态 > 正文

2008高考改革之路 看苏粤鲁琼各地新方案


时间:2006-10-13 来源:光明日报 录入: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bnei跳转页

 

编者按

高考改革,历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10月9日,江苏省公布了2008年高考改革的新方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此之前,山东、海南、广东、宁夏等省、区已公布了高考改革的新方案。江苏高考新方案中的外语总分比语文数学少40分、海南新方案中的会考成绩10%计入高考总分、山东新方案中的引入选做题制以及广东新方案中的计原始分等变革,颇具意义。

江苏:高考改革方案新鲜“出炉”

10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将最终敲定的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上报国家教育部。此前,江苏省教育厅将此方案向社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公示。新方案在原公示方案基础上作出了多项调整:调整语文、数学、外语考试的分值;调整选修科目测试的日程;适当细化选修测试科目的等级等。

语文数学各增至160分,外语降至120分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齐道兰告诉记者,外语固然重要,但它是一门语言工具型学科,不一定要在高考中抬高到与语、数相等的位置,它的分值过大不利于选拔人才。无锡市梅村中学的胡平校长也认为,语、数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而外语更侧重于工具性,其权重从等同于语、数改为相差40分,是比较合理的。

南京市中华中学副校长钱进认为,这种调整对过分强调语言做了弱化,这样一来,外语好的地区在总分上就讨不到那么大的便宜了。外语总分的“缩水”更加彰显了语文、数学的重要性。在新的教学工作安排上,学校不会对教学做很大调整,但是对基础学科的强化无可厚非。“数学和语文分数增加很大,加上外语的弱化,特别是附加分的分值也非常可观,因此一些学校会考虑在选修课中加大对语、数的学习力度。”钱进说。

许多农村中学的校长都反映,这次外语分数的降低有很大好处,以前农村外语教学一直是个难题,外语教师比较缺,好的教师请不来,差的教师要出去进修。同时,农村开设外语课的时间也比较晚,以前到初中以后,现在虽然有所提前,但与城市中学的外语教学差距还是很大,这次外语分数调低更加有利于城乡学生的公平竞争。

不过,也有校长对这一条表示不满。一位高中校长说,按方案说明,2008年的高考录取时是按语数外3门的总分划线的,总分差1分都可能被拦在线外,所以师生对这3门的分值变化非常敏感。一些外语教师担心,此举会影响到学校和学生对外语学科的重视程度。

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

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模式。3门统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语文、数学设附加题,加试附加题的考生考试时间增加30分钟。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统考语文、数学每门160分,外语120分,语文、数学附加题各40分,三门总分为440+40=480分。选修测试科目各科满分120分,必修测试科目各科满分100分。

将公示方案中选修测试科目的A等和B等进行细化,增加了A+和B+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解释说,方案公示后,一些高校提出,4个等级的划分不足以突出和区分选修测试科目中的一些单科顶尖学生。新方案适当细化选修测试科目的等级,增加了A+和B+,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成绩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高校选拔人才的需求,尤其满足了顶尖高校的选才要求。

对此,南京第一中学校长吴晓茅说,根据往年高考情况的考察测算,两门功课都能得A的约有11%,但是要求两门都得A的才能进入本一录取,可能带来的弊端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不一定能录取到真正要的人才,虽然没有两门得A但是总分很高的学生会遭受很大伤害。现在将A、B等级加以细化,前5%(含5%)为A+,可以方便名校选人。而B+则给本一学校的录取留有余地。

江苏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人士表示欢迎,此举让他们更清楚学生在所选学科所处的层次。但是,南京几所名高校则认为,A+的等级还不够细,还不足以满足他们选才的需要。因为全省前5%大约有两万多人,而他们的目标群则是全省前1万名以内的学生,所以其参考的价值仍不能充分体现。(记者 郑晋鸣)

四省高考模式比较

省 份

高考模式

具体内容

山东

3+X+1

语数外+文科综合(政历地)/理科综合(物化生)

+基本能力

海南

3+3+综合基础

语数外+文科(政历地)/理科(物化生)

+文科(物化生计)/理科(政历地计)

广东

3+综合+X

语数外+文科综合(政历地)/理科综合(物化生)

+选考科目

江苏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语数外+2门选修测试科目和5门必修测试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

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1门。

广东:计“原始分”分“文”“理”科

最近,广东省教育厅正式下发《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实施了7年的广东高考老方案被全面调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高考语文阅卷作文题组长陈妙云说,新方案是对广东考生3年来使用广东编写的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第一次检验,它将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标准分”计分改为“原始分”计分

2007年广东高考方案最大变化是标准分将变成原始分。广东执信中学校长刘仕森说,广东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采用的是原始分,自1985年起进行标准化考试试验,改用标准分。有专家分析认为,为了取得高的标准分,少数普通考生纷纷放弃了特长兴趣,转而选考历史等较易取得高标准分的科目,致使近年来广东报考物理的考生锐减一半,这不利于选取理科人才。

广东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其他省区的高考新方案均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高校需要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考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不同计分方式无法横向比较来自不同省份的考生。

改“普通类”为“文科类”和“理科类”

“文理分线”是2007年广东高考另一新变化,参加2007年高考的广东考生将分为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广州市番禺区禺山高级中学校长古殷认为,划分文、理,实行文理分列招生计划,更有利于中学按新课程方案充分开设选修课,使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意向选择学习内容和考试科目。同时,分别按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群体“列队”,有利于改变同一招生专业不同选考科目同一录取标准造成的不合理现象,更有助于公平选拔。在现行的高校招录中,由于部分本科高校在录取时绝对追求高分生源,在没有按科类划定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造成不少理工科类专业招收了选考思想政治或历史的学生,给学生后续学习及高校教学都带来了困难。(记者 吴春燕 张景华)

山东:测试基本能力 引入选做题制

明年,山东省数十万考生将根据该省的高考新方案进行考试。从形式到内容,山东高考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科目设置将实行不同于以前的“3+x+1”,其中的“1”代表基本能力考试,它测试的是一个高中毕业生适应社会生活应具备的最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如观察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欣赏

表达感受等能力。基本能力考试的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能力考试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

引入选做题,同时试卷结构作出重大调整。各科试卷分为卷I和卷II,卷I是必做题,以选择题型呈现,主要考查必修内容;卷II含必做题和选做题,以非选择题型呈现。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选做题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部分,两部分分别涉及两个领域的必修内容。文史方向的考生只做科学部分的题目,理工方向的考生只做人文与社会部分的题目。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两种试卷。文科数学适用于文史方向,选修内容侧重系列1;理科数学适用于理工方向,选修内容侧重系列2。(记者 谢文)

海南:会考成绩的10%计入高考总成绩

目前海南的高三学生也正在全力以赴准备明年高考,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他们还在紧张复习之余,就因刚刚结束的会考而获得了明年高考总成绩的几十分。这都得益于当地实施的高考改革。

海南和广东、山东、宁夏四个省份是全国第一批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实行课改后的第一批学生将于明年高考,高考也因课程设置而改革。

根据海南省高招考试改革方案,海南明年高考的考试科目设置为:“3+3+基础会考”,高考总分为790分,比改革前增加40分;高考试题由海南省自主命题,全省统一考试。其中考试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外,文史类组合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组合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基础会考”成绩按卷面成绩的10%计入高考总成绩。

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石秀慧认为,高考改革是实施新课程的必然结果,相对于其他省区的高考改革,石秀慧认为,海南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一、与会考紧密联系。会考做为高中阶段办学水平的检测手段,过去往往流于形式,会考过的内容高考还要考,成为学生负担,没有充分发挥它的评价功能。现在海南改革以后,高考不考的内容放在会考,而且将会考成绩的10%计入高考总成绩,这更加强调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至于让高考成为全部的指挥棒。二、考试科目设置上将综合变为单科,使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大。脱离了以前所谓“综合”的“拼盘”模式,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展开。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龙官吾则认为,省内明年的高考改革与新课程一致,解决了学生选课的个性化问题,也有利于评价老师的教学成果。(记者王晓樱 魏月蘅)

 

(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 )

这篇文章很好,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