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类专业简介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创新思维,能在专业设计领域从事以产品设计创新为重点的产品设计、信息设计以及相关管理、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分析和解决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加工工艺、内部机构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改进型设计和开发性设计。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表现、形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与工艺基础、设计心理学、生活方式调研、产品设计、设计评价与知识产权、人因工程学基础、信息设计、交互设计、产品专题设计、概念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可在专业设计公司、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和相关管理机构从事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以及相关设计管理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深厚学术能力、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基于艺术与技术以及传统平面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结合的,能在专业设计领域、研究单位、企业、传媒机构、教育单位从事视觉传达方向的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注重创意、美学、技术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构成语言、设计概论、市场调研、设计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文字设计、设计与印刷、包装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插图设计、书籍装帧,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虚拟现实和计算机图形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领域:可从事网络传媒、新闻出版、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设计、交互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等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发展需要,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够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行业领域从事环境设计及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具备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型设计和创新性设计。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程:基础素描、色彩写生、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建筑识图与制图、透视原理、表现技法、中外建筑史、人因工程学、生活空间设计、庭院景观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住区景观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可从事室内空间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及小型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环境设计专业(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是国内最早开设的文化遗产与设计学相结合的本科专业方向,在国家“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指导思想下,以“设计助力优秀文化传承”为宗旨,以遗产保护与研究为基础,以设计创新为手段,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科学历史观念的文化传承、创新设计、规划管理等方向的高素质专业研究人才和设计人才。
专业内容:全面了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律与方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数字影像及虚拟现实技术和理论;掌握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具备应对当今社会设计需求,对设计主体独立进行调查、策划、设计的能力。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程:由遗产学与设计学基础、历史空间规划、文化创新设计、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四个课群构成教学与科研体系。主要课程有基础素描、色彩写生、构成语言、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管理、中国物质文化史、金属工艺实践、摄影与数字影像处理、三维数字模型制作、虚拟现实技术与遗产数字化保护、陶瓷艺术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考察方法、城市遗址调查、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本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主要可从事文化传播与创新设计、历史环境保护与设计、文化遗产管理、数字影像与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等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