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学院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武汉市,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1980年组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学院。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
在61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和商科为主体,以工学、管理学、理学为主要学科,农产品加工转化及商贸流通领域相关学科特色鲜明,工、管、理、文、经、农、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2006年10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办学用地面积90余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14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26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亿元,建有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校外实习基地128个。
学校设有13个学院、2个教学科研部,举办有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近13000人。有湖北省重点学科9个,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1个,省特色学科3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农业部、国家粮食局等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 更多美术高考资讯尽在www.ms211.com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潜心治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8%。国家级、省(部)级专家30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省(部)级优秀教师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现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1个,已聘楚天学者25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科研优势突出。近5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出版著作、教材3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850篇;发明专利30项;累计科研经费2.5亿元;学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近5年来,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受到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学生230人(次),获省级以上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竞赛奖1200余项。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鲜明特色受到社会欢迎。
学校面向世界,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学校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近5年来,学校党委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更多美术高考资讯尽在www.ms211.com
砥砺风雨,成就辉煌,武汉工业学院始终与祖国共奋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敬业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