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文化艺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10月,前身是始建于1992年的社会科学系,2003年招收首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2004年龙泉校区文法系整体并入社会科学系,开始招收首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2008年9月,开始招收首届对外汉语专业、艺术设计本科学生; 2008年10月,学校院系调整,社会科学系一分为二,组建成立文化艺术学院和政治学院。
文化艺术学院主要沿袭了社科系四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并承担全校人文素质公选课的教学任务与课程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学院专业建设通过总结有效经验与实践成果,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效应,依托特色专业建设带动全院办学特色的形成,推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依托学校电子信息等学科专业优势,确立了“文化信息传播”方向,注重继承、传播和创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www.ms211.com第一大中国美术高考网
人才培养特色:
1.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实行“并行式”人才培养模式;
2.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行动态化的课程更新;
3.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实行全程化的实践实训。
对外汉语专业特色:下设“对外汉语教育”和“对外文化交流”两个方向,培养通晓汉英双语和双文化,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语言人才,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人才培养特色:
1.注重双语和双文化教育;
2.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的能力,致力于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社会工作专业特色: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社会工作研究技巧,通晓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了解我国社会福利政策,具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与管理的资格与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
1.坚持培养面向社区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2.实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培养模式,构建学生学习支持网络,在教师与学生中实行“导师制”“成长小组”“学长同行制”。
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以设计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意、创造能力和执行、执业能力。
人才培养特色:
1.信息设计教育和本校优势教育资源紧密结合;
2.拥有紧密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3.以设计创意的知识转化打造品牌专业。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坚持专业发展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原则,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任务。学院注重文化建设,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在毕业生追踪调查中,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在全校名列前茅。学院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CDIO等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级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自2008年以来,我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3人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4人获得四川省级一等奖、5人获得省三等奖。2010年,社会工作专业8名学生参加香港土房子社工实务培训,一名同学获得第七届“约翰·凯瑟克爵士”全国社会工作奖励。近年来,艺术专业多幅学生作品入选“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在“中国网络广告设计大赛”“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四川省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大赛”“四川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佳绩。 www.ms211.com第一大中国美术高考网
【师资队伍】 学院在编教职工总数为42人,其中专任教师35名。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高级职称人数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均较合理。
【科学研究】 学院建院近3年间,出版学术专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科研课题立项3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教育部科研课题2项目,省级科研课题6项;教改课题立项4项。3年间,共有5人6次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人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1人获得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人获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获。
【服务社会】 学院与校外单位建立了50多个实习基地,近三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300多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达到98%以上。历届毕业生中,有20位同学毕业当年就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有的同学考上了公务员,有的同学光荣入伍,有的同学走上讲台,有的同学进入企业。他们以“踏实、肯干、能干”的工作作风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章转载请标明:ms211中国美术高考网)